让法治成为市场最大优势 记者一线揭密商事制度改革的“东莞密码”

日期:01-03
市场监管商事登记

原标题:让法治成为市场最大优势记者一线揭密商事制度改革的“东莞密码”

让法治成为市场最大优势 记者一线揭密商事制度改革的“东莞密码”

●作为全国首批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东莞从2012年5月率先拉开商事改革序幕,首创企业集群注册、住所信息申报、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登记模式等一系列新举措,这些示范样本在全国推广。

●东莞通过巧妙运用市场监管与“智网工程”的深度融合,借助网格管理员这一“一线哨兵”和智能化手段的有机结合,很好地破解了监管难题。

●总结东莞商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就是将法治精神、法治理念与全面深化改革贯通起来。

上午8点半,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昌平村“智网工程”网格管理员赖玉沛与往常一样,准时打开手机上的“我是网格员”App签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根据App上“商改监管业务”的提醒,他随即开始了对几间新开张店铺的经营信息和许可证办理情况的检查。

这是2017年以来东莞将商事制度改革(下称“商改”)后续监管融入“智网工程”,推动市场监管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后寻常的一幕,折射出的却是有着“国际工厂”之称的东莞在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显著转变。

作为全国首批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东莞从2012年5月率先拉开了商事改革序幕,首创企业集群注册、住所信息申报、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登记模式等一系列新举措,其探索先行的示范样本在全国推广。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我市近年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东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陈鸿钧介绍说,东莞围绕企业开办的堵点和痛点,坚持以法治精神为内核、依法改革为理念,通过在商事登记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倒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为全国编制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事制度改革“东莞密码”,让法治成为市场的最大优势,实现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银政通”改革破企业开办痛点堵点

“太方便了,现在只需要跑一趟银行,就可以办妥企业注册、开户和代扣税收等业务,再也不用在几个机构之间来回奔波了。”来自东莞市南城街道的李女士向《法制日报》记者感慨道。

在东莞工行分行营业部,李女士将自己的身份证放在“银政通”智能服务一体机后,通过信息填报、刷身份证+刷脸等操作,1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银政通”是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一项跨境开办企业便利化举措。2017年7月,东莞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城市,启动了粤港、粤澳商事登记“银政通”改革。2019年7月,东莞在全国率先研发“银政通”一体机,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可以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据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锡稳介绍,“银政通”一体机致力于破解群众在开办企业过程中程序多、跑动多、耗时长等痛点、堵点问题,实现商事登记、税务办理、社保登记、公章刻制等多个流程的“全程网上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在商业银行可直接申领和打印营业执照,1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开办所有手续。

“银政通”自2019年7月份正式上线应用,截至目前,中、农、工、建等8家商业银行已在东莞开设123个网点部署应用,已经实现全部镇街企业服务全覆盖,累计办理企业开办业务过万宗。

法国巴黎时间2019年9月25日上午,法国投资者纪尧姆和曾军英在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分别领到了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外商投资营业执照和电子证照卡。此举,标志着广东省跨境商事登记“银政通”改革在欧洲启动,东莞成为第一个在欧洲跨境发放营业执照的城市。

方便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有力助推了市场的有序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23.86万户,其中企业56.06万户,同比增长11.63%,市场主体及企业数量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

“一平台三工程”实现后续有效监管

面对123万的市场主体,如何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东莞通过巧妙地运用市场监管与“智网工程”的深度融合,借助网格管理员这一“一线哨兵”和智能化手段的有机结合,很好地破解了难题,成为东莞“放管服”改革后实现后续有效监管的一大“法宝”。

中堂镇东泊社区网格管理员在对一无招牌出租仓库进行巡查时发现,一名工人正使用日期打码机作业,仓库内散乱堆放着大量临近过期的食品调料,有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的嫌疑。这名网格员随即将线索逐级上报至镇指挥调度中心。

接报后,经市场监督管理和公安机关等执法人员现场核查,该仓库涉嫌篡改商品生产日期再销售,并在现场查封过期食品材料约97种近7500箱(桶),拘捕涉案人员2名。

2017年开始,东莞探索将市场监管与全市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深度融合,发挥9889名网格员熟悉辖区情况的先天优势,赋予他们核查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先行处置轻微违法行为、发现上报违法线索等职责,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共治力量。据统计,2019年,网格员共核查商事主体35.1万户次,发现上报无证照线索3.72万条。

东莞自主开发了协同监管系统,首创经营范围关键词推送制度,各许可部门利用系统自动接收相关市场主体信息,结合网格员前期核查情况开展后续监管,并通过系统实时反馈处理结果,形成监管闭环。

据陈锡稳介绍,东莞还致力于凝聚广大企业、网格员、商协会以及社会公众力量,全力打造“一平台三工程”(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智慧监管工程、协同监管工程和信用监管工程)市场监管体系,并在2019年开始引入“互联网+”、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推动传统单一政府管理向社会共建共治格局转变,为商改后市场监管格局的重塑和市场体系的构建摸索新的路径。

2019年11月27日,“一平台三工程”被纳入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供借鉴的11项改革举措,成为该体系获评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和国务院督查激励之后,获得的又一重大改革成果。

“法治扶持”引导市场树立法治信仰

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东莞市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东莞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将探索创新成果以政府立规的形式固化下来。

“总结东莞商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就是将法治精神、法治理念与全面深化改革贯通起来。”陈鸿钧说。

据陈鸿钧介绍,为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法治信仰,东莞持续开展面向企业的“法治扶持”行动,成立了3100人“法润莞邑”普法宣讲团,设立覆盖商协会和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33个、人民调解组织1242个,组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台资企业等企业专项律师服务团,开展“千人扶千企”“法律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累计普法教育13000余场次。2019年,东莞为1175家企业免费“法律体检”,提出风险提示和法律建议6000余条……

让法治成为市场最大的优势,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东莞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一个生动而精彩的范例:2018年,有3256家企业获评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7年、2018年两年,共有262家企业获评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同样,东莞探索先行的商事改革也收获颇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践”入选“中国样本——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案例”;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连续3年开办企业便利度位居广东地级市第一……

目前,东莞申报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项目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候选项目,成为广东省入围的五个地区(项目)之一。记者章宁旦

新年贺词里的“北体大研究生冠军班”有多厉害? 北京老字号餐厅提前一周备好腊八食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