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城为何是“凸”不是“回”?这个中轴线展览讲明白了
明中期蒙古骑兵多次南下,朝廷开工建设外城,原计划绕外城一周,但受物力所限,加上军事形势紧张,仅修成了正南一面,形成了独特的“凸”字形。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北京内外城结构为什么不是嵌套的“回”字形,而是上窄下宽的“凸”字形?
12月21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中,类似的25道关于中轴线和老城的问题,让观众经历了一场北京历史的科普。
展览复原了北京传统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模型。摄影/新京报记者吴宁
该展是继一期“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和二期“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之后,首博最新推出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制、展教一体的大型互动体验式项目。展览通过“溯·前世传奇”“探·大国意蕴”“话·今生新姿”三个篇章,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现在。
展览中的信息显示,北京中轴线形成于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东北方营建中都新城,形成中轴线布局。明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造扩建,中轴线随城市建设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整体轴线架构更加明确,皇城地位进一步突显。清朝定都北京后,几乎完全沿用明朝的北京城。
曾坐落在中轴线沿线的清末大理院模型。摄影/新京报记者吴宁
北京外城建设于明嘉靖年间。明代中期蒙古骑兵多次南下,朝廷开工建设外城,原计划绕外城一周,但由于物力所限,加上军事形势紧张,仅修成了正南一面,形成了独特的“凸”字形。中轴线也由正阳门向南拓展到永定门,北京中轴线基本定型。
此次展览呈现了近700年来中轴线延展建筑和风貌的变迁。天安门广场的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原来在哪?千步廊有什么用途?“左祖右社”的太庙和社稷坛分别有何功能?命运多舛的永定门为何建了200多年?这些问题在展览中均能找到答案。展览还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天安门广场、太庙、钟鼓楼等中轴线建筑功能的转变。
观众在观看北京传统古建筑榫卯结构模型。摄影/新京报记者吴宁
随着中轴线的北延南伸,以及筹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北京中轴线已逐渐转变为服务广大民众的文化设施。展览的尾声,呈现了北京新版城市总规对中轴线的定位:以文化功能为主,既展示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做好有机更新,体现现代文明魅力。北京近年来中轴线申遗的规划和相关文物腾退进展也展示在展厅里。
据介绍,“读城”系列展览,打破了博物馆传统的观展体验,以青少年为核心受众,多渠道、多角度吸引青少年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为青少年受众量身定制了学习性和互动性强的社教活动。
与前两期“读城”不同的是,为了更好诠释展览内容,此次展览筹备初期,就面向社会招募人员参与策展,从展览大纲创作开始介入,以观众的视角展开创作。展览以问题贯穿始终。通过15个建筑总共25道问题,将北京中轴线从南到北串联到展览中来。
该展览展期将持续一年。围绕“读城”为中心,首博将举办各类活动,贯穿展期之中,并在寒暑假、重要节庆日等时段设计互动参与活动。
新京报记者倪伟协作记者吴宁
编辑刘梦婕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