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将规划八达岭、大庄科等14个“小城镇”

日期:12-11
延庆体育旅游

原标题:北京延庆将规划八达岭、大庄科等14个“小城镇”

在功能定位方面,规划明确提出了“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延庆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今日(12月11日)在延庆区官网全文公布。在功能定位方面,规划明确提出了“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

同时,规划还明确提出了延庆区将规划“小城镇”14个,包括康庄镇、永宁镇、八达岭镇、张山营镇、旧县镇、沈家营镇、大榆树镇、井庄镇、千家店镇、四海镇、香营乡、刘斌堡乡、珍珠泉乡、大庄科乡。

北京延庆将规划八达岭、大庄科等14个“小城镇”

延庆区明确提出4个功能定位

分区规划提出了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功能。生态文明发展和治理模式得到全面确立,各项生态文明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发展示范区。

分区规划提出了延庆打造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的功能定位。

在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方面,规划明确,延庆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应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积极拓展生态空间。以生态空间只增不减为前提,以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各类生态控制区为抓手,扩增生态用地规模,提升生态品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化水源涵养功能,积极开展清空、净水、保土、减排工程,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削减各项污染排放,提升土壤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保证环境质量持续领先。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育与生态治理的跨区域协作,共同打造环官厅湖生态圈,共筑京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是规划提出的一个新的功能定位。规划中提出,抓住筹办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园艺产业,打造精品赛事品牌,开展特色文化体验交流活动,提升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大众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提升延庆国际知名度和形象,塑造城景相融的特色风貌,向世界展示延庆的文化魅力。

北京延庆将规划八达岭、大庄科等14个“小城镇”

形成“一城、两带,两区、八廊”的空间布局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考虑自然禀赋、城镇发展基础、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协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挥城镇与农村、山区与川区各自优势,形成“一城、两带,两区、八廊”的空间布局。

一城,即延庆新城。作为全区的公共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际生态文化展示交流中心,适当承接中心城区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研发等功能转移。

两带,即长城文化带与京张文体旅协同发展带。长城文化带有序推进长城保护和修缮工程,修复长城赋存山水生态环境,培育长城生态文化。京张文体旅协同发展带串联延庆新城、八达岭、张山营,连接昌平、中心城区和张家口,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

两区,即山区与川区。规划提出,山区是重要生态源地和生态屏障,应逐步扩大生态空间面积,提升生态品质;疏解腾退影响和破坏生态的产业,实现人口和建设用地总量稳中有降。川区是绿色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区,应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提高绿色空间比例,形成大尺度的森林生态网络。

八廊,即依托妫水河、白河、南北干渠、西拨子河、三里河、古城河、小张家口河、宝林寺河形成的八条绿色生态走廊。规划提出,应提升河流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湿地资源保护,营造生态、优美、宜人的滨水空间,加强山区与川区生态系统的联通。

北京延庆将规划八达岭、大庄科等14个“小城镇”

延庆常住人口规模到2035年约38万人

规划明确,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立足首都生态屏障的功能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强化“两线三区”管控,实行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在人口方面,规划明确立足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综合考虑生态本底条件及环境合理容量,到 2035年全区适宜的常住人口规模约 38万人。持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效益,扩大环境容量,提升人口承载能力。

结合中心城区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任务,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中心城区人口适度转移,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和旅游休闲人口的服务需求和安全保障,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

北京延庆将规划八达岭、大庄科等14个“小城镇”

延庆将规划14个“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

延庆分区规划明确,构建“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体系。针对山区、川区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机遇,规划形成“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体系。

具体包括规划“新城”即延庆新城。规划“小城镇”14个,包括康庄镇、永宁镇、八达岭镇、张山营镇、旧县镇、沈家营镇、大榆树镇、井庄镇、千家店镇、四海镇、香营乡、刘斌堡乡、珍珠泉乡、大庄科乡。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包括规划保留的特色提升型村庄、整治完善型村庄和不进入城镇的整体搬迁型村庄。

规划还提出,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压缩生产空间规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在冰雪体育、现代园艺、旅游休闲与文化创意、科技创新领域集中发力,构建现代、绿色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实现更有创新活力、更加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完善城乡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城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类生态要素,完善生态空间结构,大幅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构建游憩绿地体系,完善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加强与周边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协作,开展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的联防联控,遏制贴边发展和无序蔓延,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通过京张高铁—城市轨道交通与新机场联系

交通方面,规划提出加强与周边昌平、怀柔及张家口对外通道衔接和预控。落实京张高铁及延庆支线、京礼高速、京新高速等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保留市郊铁路 S2线,协调推进昌赤路、G234、安四路等国省道升级改造。

根据城镇发展需求,局部调整过境交通线路,加强与毗邻地区的道路线位和标准衔接。构建由高速铁路及市郊铁路、高速公路及市域快速路组成的双快系统。

张家口方向,重点衔接京张高铁、G6、G7、京礼高速、京青线(G110)、昌赤路,京青线和昌赤路规划为一级公路;昌平方向,重点衔接 G6、G7、京礼高速、京青线(G110)、昌赤路、安四路,昌赤路和安四路规划为一级公路;怀柔方向,重点衔接滦赤路、兴阳线(G234)、安四路、四宝路,兴阳线规划为一级公路,为规划升级线路预留建设通道;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首都国际机场方向,通过 G6、G7—六环高速公路等联系;与北京新机场方向通过京张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及新机场线、京礼高速—六环高速公路等联系。

结合京张高铁延庆站升级改造,打造延庆区一级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与公交、出租车、自行车、分时租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设施场地,加强人行通道及流线组织;建设康庄站、新城京张路站、永宁站、张山营站 4个公交枢纽,并逐步延伸公共交通线路至周边地区,加强区内交通与对外枢纽的衔接和便捷换乘,提升区域服务能力。

链接:

未来延庆的14个小城镇将是什么样?

规划提出引导小城镇差异多元发展。小城镇重点发挥促进本镇城镇化作用,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绿色生态保护,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将镇中心区建设成为本地区就业、居住、综合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心。基于四个城乡特色发展区格局,综合不同乡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机遇,促进小城镇差异化、多元化发展。

1.康庄镇

发挥康庄镇优越的区位交通和自然生态条件,借助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延庆西端重要城镇节点,形成全区科技创新引擎、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全镇以“园艺特色和科技创新小镇”为目标,将康庄建设成为以都市农业、旅游休闲、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小城镇。重点发挥世园会带动作用,整合都市农业、生态景观等资源,打造园艺主题全域景区。依托中关村延庆园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创新,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优化城乡人口及空间布局,推动园区、镇区、乡村融合发展。

2.永宁镇

依托永宁镇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建设延庆中东部重要城镇节点,发挥对中东部地区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的辐射作用。全镇以“书香文化永宁、休闲养生古镇”为目标,建设成为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小城镇。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塑造古镇风貌,打造休闲旅游古镇和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和完善餐饮购物、娱乐休闲、旅游服务等设施,促进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

3.大榆树镇

以“世园风情小镇、科教人文家园”为目标,重点发展园艺产业、都市农业,完善科技教育、健康养生、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方面与新城融合发展,重点建设特色园艺基地与生态农业种植基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4.沈家营镇

以“厚德仁宗故里、生态宜居小镇”为目标,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园艺产业,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依托仁宗故里文化、生态休闲走廊、设施农业园区等特色资源和毗邻新城的区位优势,打造文化浓郁、设施完备、自然优美、宁静舒适的妫水河畔田园小镇。

5.八达岭镇

以长城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山地自然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依托长城文化带,以长城文化为核心,突出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增强国际交往服务能力。

6.张山营镇

以冬奥冰雪休闲小镇为目标,重点发展冰雪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生态农林业。整合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建设成为以冰雪运动休闲、四季山水度假为主的世界知名冬奥冰雪小镇、著名高山滑雪目的地。

7.旧县镇

以健康生态小镇为目标,挖掘夷舆古城、缙山遗址、独山月夜、摩崖造像、盆窑陶艺等历史人文资源,重点发展健康养生、运动休闲、文化旅游、绿色农业,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8.井庄镇

以京郊民俗旅游重镇为目标,重点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农林业。突出乡宴美食特点,依托长城文化资源禀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山水、田园、美食、文化的充分融合,打造著名的市郊乡村旅游目的地。

9.香营乡

以“山水缙阳、养心之乡”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民俗旅游、绿色农业、特色林果业。依托缙阳山、燕山天池、缙阳寺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促进山水环境、禅宗文化、休闲资源的深度融合,打造首都市民休闲乐养的心灵家园。

10.千家店镇

以“百里山水画廊、地质文化名镇”为目标,重点发展地质旅游、自然体验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以生态资源、秀美山水和地质文化为核心,发挥山水画廊、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建设成为以地质文化旅游、高端精品接待及生态经济示范为重要发展方向的绿色养生小镇。

11.四海镇

以花韵文化古镇为目标,加强生态资源与长城、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重点发展花卉园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以花卉为特色的旅游和创艺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京北花韵乐园。

12.刘斌堡乡

以“生态田园、旅游休闲名乡”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花卉园艺产业、生态农林业,营造特色大地生态景观,推进“镇、村、景、业”的深度融合互促发展,打造清净悠然、安静闲适的山川型生态田园名乡。

13.珍珠泉乡

以“山水养生、旅游休闲名乡”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山水旅游、休闲养生度假、花卉种植业,打造山水养生休闲品牌,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优美的山水旅游名乡。

14.大庄科乡

以“多元文化、旅游休闲名乡”为目标,重点发展休闲文化旅游、特色林果业。依托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融合红色文化、长城文化、矿冶文化和慈孝文化,打造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和文化体验游览基地,建设成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旅游服务示范乡镇。

新京报记者吴为

编辑樊一婧校对柳宝庆

“东莞元素”惊艳世界!这场影像欧洲“首秀”,令人惊叹... 林郑月娥重申恢复法治为首要任务 本周赴京述职引关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