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日期:09-21
苏宁贵州

原标题: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稳定增长、创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坚实力量。

9月上旬,“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走访调研团对贵州、湖北、江苏等地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不少民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探索出多种扶贫路径和模式,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激发贫困地区生产活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多种模式探索扶贫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造血式”产业扶贫正当时。走访发现,不少民营企业结合帮扶乡村的优势特色,在建立长效扶贫脱贫机制上形成了很好的探索,如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电商平台扶贫等。

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为主业的卓尔控股有限公司,把社会责任做成企业基因,累计投入救灾、助学、文化体育事业及产业扶贫约25亿元。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号召下,通过“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创业,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资源嫁接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金托底教育医疗”精准帮扶机制,助力乡村脱贫。例如,以文旅产业切入产业扶贫,在湖北罗田、长阳、孝感、赤壁、恩施等地投入数十亿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卓尔小镇桃花驿项目每年为当地村民产生各类收入600多万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4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上千人。

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卓尔桃花驿项目与2个帮扶村合作社分别签约10万元订单农业。(卓尔供图)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成像及综合光电系统、高科技红外系统国防类产品和民用消费类产品研发生产,发挥自身高新技术特长,结对子结到内蒙古兴安盟,正好开展以无人直升机和红外技术探测森林防火等事项,通过导入相关产业,帮助兴安盟精准扶贫。

有特色产业支撑,才有“好山好水富地方”。电商企业发挥大数据优势,有效对接供需,开辟脱贫新途径。苏宁发挥O2O平台优势,在线上开设400多家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覆盖百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线下,运营团队深入贫困乡村“出谋划策”,助力打造特色产业,已打造出赞皇板栗、湘西蜜柚、广元核桃等一批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苏宁推动贫困县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累计销售农产品超70亿元。

除了产业扶贫,苏宁还通过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捐资扶贫等措施,提供了民企扶贫的苏宁方案。例如通过开建扶贫实训店,对建档立卡及低收入家庭进行定点定向实训,2018年底实训店已覆盖约百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解决就业人数5017人,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超40万人次,带动回乡创业就业青年超1万人。

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苏宁扶贫实训店在贫困村开业时人潮涌动。(苏宁供图)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数据服务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发挥企业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优势,联合“云上贵州”共建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打造数字农场和电商平台,为贵州4个区域农场完成共1.5万亩耕地数字化改造,为当地农户提供精准种植指导,培育优质农产品,帮助茶叶和薏仁米两个典型品类农产品打通产销对接,助力“黔货出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民营企业对脱贫攻坚的热情和行动无疑将为减贫事业贡献诸多力量。走访调研团资深财经媒体人,浙江报业协会副会长徐峻表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扶贫先扶志,产业扶贫最终需要贫困群众亲身参与,就近解决就业问题,才能既在物质上脱贫,又在精神上脱贫,进而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含义。对此,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积极引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

陶华碧白手起家创造的“老干妈”已是贵州第一民企,近20年的发展让老干妈成为脍炙人口的辣椒调味品品牌。目前,老干妈在贵州省内有三个生产厂区,总面积达750亩,员工近5000人。据介绍,这5000名员工中,八成来自贵州贫困乡镇,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贫困家庭带来稳定收入。

同样的,遍布贵阳的远超炒货也通过小小的炒货店解决了上千人就业问题。贵阳远超炒货公司总经理邓金富说,“远超如今有400余家连锁店,80%为农村低收入人群,解决上千人就业。连锁店店主80%为返乡创业人员。种植葵花、鲜花、果蔬等十来个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合作社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建卡立档户有9户。”

贵州长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蔬菜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上亿元,目前在清镇市、毕节等地共建立5个蔬菜基地,占地面积9000余亩,共吸纳固定就业人员300余人,吸内临时就业人员1000余人。产销合作农户达300余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广大民营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均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干劲、有效的策略投入到脱贫攻坚中,不断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贵州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最大的贡献就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为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这是最大的民生。”徐峻说。

自2015年10月启动的“万企帮万村”活动开展以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全国工商联获悉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5.54万个民营企业参与帮扶,帮扶了6.28万个村,其中产业扶贫597.52亿元,公益扶贫115.65亿元,就业帮扶安置54.92万人,技能帮扶培训58.31万人,帮扶贫困人口数达755.98万人。

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说,“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欣慰”,“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方杨秀峰王婉莹魏敏)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刘光博

新品种夏玉米来了 能抗高温、大雨、冰雹 “治用保”系统治污 湖泊再现碧水清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