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藏产业扶贫提升农牧区“造血”能力
新华社拉萨9月14日电(记者刘洪明、李键)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巴嘎村村民格桑久美是青稞种植大户。今年青稞丰收,格桑久美比往年更加开心,因为又增添了一份收入。
“以前青稞从不外卖,放在一楼储物箱,经常被老鼠和虫子侵害,隔年的青稞就喂牛喂猪了,浪费不少。”格桑久美说,今年卖给附近的可心农业公司7500斤青稞,收入1.8万元。
作为政府产业扶贫的一家公司,西藏可心农业公司租用村集体荒地,用青稞作为原材料生产青稞酱油、青稞醋。“西藏除阿里地区外都已开始铺货,每月销售150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王述伟说,今年将消耗青稞220万斤,青稞收购、炒制、磨粉均由村民完成,预计今年支出800多万元。
数据显示,西藏近年来全面推广青稞增产增效计划,从2015年至2018年,种植面积由194万亩增至212.7万亩,增长9.6%;良种覆盖比例提高26个百分点;总产量从70.8万吨增至81.4万吨;平均亩产增加17公斤,增长4.6%。截至8月底,西藏青稞加工企业发展至39家,研发青稞产品100多种。
西藏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培育发展青稞、牦牛、旅游、清洁能源、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大批农牧民增收致富。今年上半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69亿元,增长9.0%,其中农村与工业经济带动就业和增收明显。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获悉,自2016年起,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累计开工建设产业扶贫项目2567个,占规划项目的85%,其中完工1701个。截至8月底,全区已通过产业扶贫带动22.2万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如期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