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处暑老北京过去也有“开海节”
作为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都有啥习俗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今日处暑。旧热方去,新凉适至,秋气高爽,万物收藏。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三伏天已经结束,被夏季暑热催熟的作物进入收获的季节,农谚称“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人们进入秋收的忙碌之中。
处暑至,暑热退。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立秋之后为何还有“暑”?
“暑”是夏天的特征,是热的极致,夏天六个节气中,最后两个就是“小暑”“大暑”,为何在立秋之后,还有一个“处暑”呢?
《广韵》中说“处”的意思是“留也,息也,定也”,古文中,“处”的第一个意思,就是停止、停驻。《左传》里有“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意思是万物各有归藏停驻之处。
“处暑不是一个特别具有标志性、阶段性的节气,更像一个过渡性的节气”,著名民俗学者高巍说,“为什么秋天还有暑?是因为三伏天的最后一伏,就在立秋之后,天气的从热到凉,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变化,而是渐变的,到了处暑时节,三伏过完,暑热才算结束。”
处暑时节,太阳位置逐渐向南半球偏移,处于北半球的中国,日照时间缩短,大部分地区开始逐渐转凉,2019年的处暑,北京的日出时间为早晨5:33,日落时间为19:00点,日照时间为13个小时左右,相比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缩短了近两个小时。
《诗经》中说“七月流火”,正是此时,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开始转凉。大火星不是火星,而是心宿二,也是天蝎座主星。这是一颗红超巨星,农历五月时处于正南方,从地球上观测,位置最高,到七月逐渐向西迁移,到了十月,则消失不见。所以古人观测大火星向西迁移,即“暑渐退而秋将至”。
“秋天来了,对老北京人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早晚出来遛弯的人多了”,高巍说,“三伏时,夜里都是热的,所以人们都不爱活动。三伏一过,白天最热也就是30℃左右,早晚更凉,人也愿意出来活动了,公园、河边、马路上散步、聊天的人越来越多了。”
古人相信老鹰也会祭祀
处暑三候,第一候为“鹰乃祭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类在收获开始之时,都要先祭祀天地祖先,以感天地赐予之恩,祖先传承之德。《春秋繁露》中说,四时之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古人认为,不仅人类有感恩之心,有祭祀之义,动物也有。所以有“鹰乃祭鸟”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小鸟,资料图。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鹰真的会祭祀吗?或者做出类似祭祀的行为?古人给动物赋予了许多人类的道德,比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舐犊情深、相濡以沫等,但这些成语故事中反映出来的“道德”更多是一种“共情”现象,是人类将自身的道德加于动物的行为之上形成的。因为还有很多相反的例子,比如鬣狗不会咬死猎物后再进食,而是在猎物活着的时候吃它,很多猎物是活活疼死的,所以鬣狗被人类视为残忍的动物,但实际上,这只是捕食方式的不同,鬣狗并非故意让猎物感受更多的痛苦。
但这并不意味着动物的“道德”被否认,事实上,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同样在动物身上发现了许多类似于“道德”的行为,比如松鼠会抚养孤儿,老鼠会注意不做出伤害同类的行为、猴子会互相帮助获取食物、猩猩在争斗之后会主动和解……
动物到底有没有道德感呢?一种相对中立的说法是,人的道德是有意识的,而动物中的“道德”更多是行为上的,而非意识上的。
老北京也有“开海节”
在南方海边,过了处暑,禁渔期过去了,就开始陆续开海,民俗学者高巍说,“大海和陆地一样,经过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了”。
其实,在北京也有“开海”的习俗,高巍说,“北京的海不是真的海,其实只是湖,但即便如此,也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在以前,人们在春季的时候,会在北京的各个水域中放养鱼苗,大多是鲫鱼,到了处暑之后,秋季来临,才允许钓鱼、捕鱼,其实钓上来的鲫鱼也就一巴掌长,主要用来做汤。”
在古代,处暑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同时,处暑往往是七月中旬,正好是中元节前后,因此,还有祭祀祖先的习俗。北京旧时,中元节放河灯时,往往千万人同往,所以这天夜里,但凡水边,常常人声鼎沸、百千莲花灯在河水中漂浮,可与明月争辉。
“中元节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孝亲节,感谢父母祖先的恩情,所以这时候的祭祀,更有慎终追远的意义”,高巍说,“中元节被称为鬼节,但这个鬼节并不恐怖,因为中国人观念中的鬼,和别处不同,人归去为鬼,鬼是人变的,是人的归宿,所以这时候的祭祀,是神圣的,也是亲切的。神圣是因为对生命的敬畏,亲切是因为祭祀的其实就是自家的祖先。敬畏生命、尊重情感,并在敬畏和尊重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获得生活的动力,这样的节日内涵,在今天,依旧值得发扬光大。”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