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云、浮针、斗巧宴在七夕这天祈盼美好的到来
七夕节各种“乞巧”的民俗和游戏,为我们带来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
新京报讯(记者王纪辛)“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南朝梁殷芸把两位农业社会的普通角色编入《小说》这本书里时,应该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
其实,这是一则包装在爱情里,实则是劝人坚守初心的故事。故事中,那位织布技艺高超的女子出嫁后荒疏本职技艺,受到严惩,导致夫妻、母子一年才能相见一次。应该说,在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里,夹带了不少劝人勤勉,忠贞于家庭的伦理观念,之所以能够穿越时光,不能不说和它所使用的传播方式有关,用最具烟火气的通俗故事,夹带了最质朴的生活观念。
农历七月初七的银河
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仰望天空,用肉眼就能看见银河系。银河系东西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这一天显得尤其亮,非常好辨认。西边是牵牛星,牵牛星的旁边还有两颗小星星,在神话传说里,小星星是牛郎和织女的两个孩子。织女星在银河的东边,它的旁边有四颗星,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古人把四边形看作织女的梭子。
就这样,一条银河,两颗星星,构成了一段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故事里,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为了这次年度相会,前来搭桥的喜鹊仙子献出了一头乌黑发亮的羽毛。人们甚至传言说,喜鹊的头顶也会突然变秃,是被牛郎织女两口子给踩秃的。悲情故事里的幽默,总能让人们身处苦难时破涕为笑。
在民间,围绕这段鹊桥相会的故事,也衍生出不少和“巧”相关的趣味活动,为炎炎酷夏带来一丝清凉。
暑热夏苦不如“乞巧”
在七夕当天,“清晨,打开窗子,走出家门,仰望天空,看云彩”,民俗学家王作楫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动作叫“观云乞巧”。如果在七夕清晨看到一块跟自己属相很像的云彩,那么,就乞得了巧。“对女孩来说,她将是一个巧女。”
假如没有看见属相云怎么办呢?“没关系,今年没找到明年再找,还有其他乞巧活动可以做。”据介绍,“浮针乞巧”也是七夕这天常见的活动。王作楫提醒说,浮针乞巧用的水,一定要事先晒,晒起一层水皮,这时候,再用各种绣花针轻轻地放在上面,针不会沉底。“这几根针会形成不同形状的图案,不同的图案象征着女孩子是不是心灵手巧。”
王作楫介绍,北京的七夕节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民俗叫“蛛网乞巧”。让女孩捉住一只蜘蛛,在盆里关一宿。第二天早上,这只蜘蛛会在盆里结网,如果蛛网是圆形的,那就说明这个女孩是个“巧姑娘”。
除了单人游戏,还有集体活动。“穿针乞巧”就是一个竞赛类乞巧活动。这个活动是让每个女孩子拿一根五彩线,每人手里要拿7根缝衣针。“喊‘1、2、3’,大家一块儿穿,谁穿得最快,谁就是巧女。”
除了女孩儿们玩的游戏,已婚妇女之间也可以开展“斗巧宴”。在七夕节这天,街坊邻居每家做一道凉菜,放到一起品尝。“公认做得最好吃的,就是巧姑。”
七夕晚间静听牛郎织女悄悄话
七夕活动进行到晚间,内容更显浪漫。
“到了晚上,要坐在藤萝架下,或者在葡萄藤下,静静地听微风的声音。”王作楫说,“实际上,是在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仲夏时节,草木繁盛,自然界里,风吹动树叶草叶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动,“听到的人,可以说‘我听见了,织女说,哗哗哗,我爱他’。”王作楫说,这个环节其实也是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环节。
和民俗不同,在官俗中,古代宫廷会在七夕节这天做一道凉菜。凉菜的外围是用猪耳朵码一圈,中间放鸭舌。王作楫告诉记者,这道菜叫“悄悄话”,是专门在七夕这天吃的。
尽管七夕节是传说故事里夫妻相聚的日子,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在“乞巧”的游戏中,人们无意运用了积极心理学原理,给生活带来了乐观向上的动力,也帮助咱们在这苦夏里,品味出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新京报记者王纪辛
编辑张树婧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