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阜平“大工地”数十个安置小区同时建
走出条件恶劣的山村,村民们如何面对“上楼”后的生活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2019年的盛夏,庞福国一家围坐在新家门口吃午饭,门前的地上一片空白,旁边挖开的坑道还没有填上,这片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乡史家寨村的集中安置点,按规划将建成110栋安置楼,第一期81栋正在收尾,远处的供热系统还没有最后完工。
在国家级贫困县阜平,扶贫的方式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其中易地搬迁扶贫搞得尤其轰轰烈烈,整个阜平如今几乎就是个大工地,数十个搬迁安置小区同时建设,史家寨也是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看看走出条件恶劣的山村后,村民们如何面对“上楼”后的生活,就是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这次拜访的目的。当地人爱把易地搬迁扶贫叫“出山上楼”,实际上阜平就是在大山里,所谓出山,也是把居住太过偏远、完全不具备脱贫条件的村民们请出深山。在阜平,找块平地不容易,这次走访的史家寨、城南庄、河口村,都是在河道周边重新平整土地再盖的小区。
阜平正在建设的搬迁安置小区。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城南庄:广告牌上“出镜”的是优秀党员
1937年,时任八路军115师政委的聂荣臻率领一部分部队,以阜平为起点开始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此后十多年,阜平一直都是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心,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长期驻扎在此。抗战时期,阜平以不足9万的人口,养活了9万多人的部队。全县2万人参军参战,5000多人光荣牺牲。
阜平县身处太行山腹地,自然环境恶劣,山高林密、峰峦叠嶂,发展基础极其薄弱,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深度贫困县。新中国成立以后,聂荣臻元帅曾留下遗愿——“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2013年,阜平县大力推进脱贫计划,到2016年,四年时间出台了126项脱贫与发展规划。推行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金融扶贫等多个政策。其中易地搬迁计划涉及3万多户9万多人。数十个搬迁安置小区同时建设,把阜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会合以后的第一次书记处扩大会议,亦称“城南庄会议”。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2019年6月5日,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来到阜平县城南庄村,这里位于阜平县城南20公里左右处。昔日的晋察冀司令部旧址,如今已建成了一座“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而在村里,已改造完成100多户民居,到处可见和革命历史相关的标语,路灯上的广告牌上,印的不是商业广告,而是村里优秀党员的海报。在城南庄村,许多党员都和贫困户结对子,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些海报,就是对这些先进党员的一种激励。
路灯广告牌上都是优秀党员海报。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同时,城南庄也是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一个规划30栋7层带电梯楼房的新社区,即将封顶,在不远的将来,12个行政村1000多户3600多人,将走出大山,在这里落户。
史家寨:一次拖家带口的搬迁
史家寨位于太行山深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长期作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军区司令部驻地,现在史家寨村后的山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窑洞。
史家寨村如今也是异地搬迁安置点,庞福国一家是最早搬进安置小区的,他原本所在的村子叫老路口村,那是一个小自然村,只有36户人家,山坳四面环山,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盘山路通往村里。几十年来,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走出了村庄,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每到入夜,整个村里都看不到灯光。
史家寨村搬迁安置点。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在阜平,像老路口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作物单一,难以脱贫。2013年以来,阜平制定“搬迁脱贫”的规划,2016年开始集中搬迁,开始谋划建设41个集中安置点,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万多人。
庞福国一家16口人中,有12口人是农村户口,符合房屋置换的条件,每人25平方米,一共分了五套房子,一套100平方米的三层联排小楼,4套50平方米的高层套房。他们入住的这套联排小楼,就是庞福国夫妻和二儿媳妇、孙女四个人的。
即使住进楼房,庞福国家依然习惯在小区院里吃饭。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三层小楼加起来一共100平方米,门口还有一个杂物间,一小片花园,和原来村里的大院子相比,显然逼仄了很多,但有自来水、燃气,生活的便利程度,远比村里强,庞福国觉得,这算是有得有失。
不过,也有遗憾。庞福国的妻子遗憾的是,院子里没有地了,门口有一小片绿化地,她想在那儿种点儿菜。但庞福国觉得,这边的绿化带,未来更大的可能是统一绿化,不会允许他们种菜。
儿媳妇的遗憾是50平方米的高层套房确实有些小了,一家人要住得舒服,就得分开住。
河口村:从北京回乡的第一代农民工
在阜平县阜平镇河口村,一片新建的安置小区矗立在河道间的平地上,黄泥色的外墙上,写着扶贫标语。
这片地方地势低洼,修整以后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点,目前2期工程已经完成,300多户搬迁户基本上全部入住。
今年50岁的赵玉虎。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在小区门口,新京报记者遇到了50岁的赵玉虎,赵玉虎是阜平县最早一批出去的打工者之一。1986年,他离开阜平,去北京打工,干过建筑、装修,在建筑队,他自学了水电技术,后来自立门户,拉起了一个装修队,自己揽活装修,一直到2006年回乡。
打工20年,赵玉虎见证了北京的成长和变化,在CBD盖过楼,也为城区数百个家庭装修过房子,2006年,他解散了装修队回乡创业,承包了一个养猪场。
“北京是好地方,当时其实还想继续干来着,但那时候活儿不好揽了,而且家里也有事儿,就回乡了。”他说。
不过,回乡之后的创业并不顺利,养猪场的创业项目很快失败了,打工多年的积蓄,几乎全赔在里边了。赵玉虎只能回归农民的身份,在离开土地20多年后,重新拿起锄头,种地为生。
2017年底,赵玉虎搬进了河口小区里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是他们一家四口分配的安置房。替别人装修过十多年楼房的赵玉虎,在50岁时,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楼房。
赵玉虎搬进了河口小区安置房。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搬新家了,可花费也变大了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搬迁户来说,上楼之后,如何维系生活,是他们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庞福国夫妻俩都已经超过60岁,每个月有100多元的养老金,但在社区里生活,水、电、燃气、粮食、蔬菜都要花钱,这些养老金远远不足以维系最基本的生活。
庞福国夫妻。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以前的房子虽然破,没有燃气,没有暖气,也没有太多的电器,但粮食不花钱,吃菜基本上也不花钱,自家地里种的足够了,搬到新家以后,光水电费一个月就要100块钱左右,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得买,买菜就是一笔大花费。”庞福国说。
庞福国的妻子,想在门口的绿化地里种菜,并不是出于农民的习惯,更多是想节省一点儿买菜的成本。
其实,搬迁后的村民是有机会就近打工的,史家寨一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阜平县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史家寨也建了84个香菇大棚,这些大棚优先承包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植,先期投入还可以申请金融扶贫项目,得到10万元左右的贷款。如果不愿意承包大棚,还可以做雇工,帮别人种蘑菇。村里还有服装、箱包加工厂,也可以在那里打工。
阜平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但不论哪一种,对60多岁的庞福国夫妻来说,都不太现实,香菇大棚里的劳动强度不低,而且雇佣的人数是有限的,自己承包大棚,即便有贷款,也仍有巨大的风险。
庞福国不认为自己有种植香菇的能力,也不打算再去打工了,搬进新家之后,他的生活更多要靠三个儿子赡养。
回去吗?不回去了
在河口村安置小区的小广场上,两个大妈为回去还是不回去的问题,争论了起来。
河口村安置小区的小广场,两个大妈在聊天。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她们的土地,已经统一流转了,每亩地每年可以得到一千元钱的流转费用,这比种地的收入要多,原本她们种玉米,每亩地每年收入只有五六百元。但她们仍觉得上楼后有些“不划算”。
“以前自己种地,虽然不赚钱,但粮食、菜都是自己种,基本上不花钱,烧柴火的话,基本上也不花钱,上楼以后,所有的一切,都要花钱,未来还可能有物业费,流转的那点儿钱,肯定不够。”一位大妈说,“而且房子也小,我们老两口住50平方米,还是有点儿小,不太习惯。”
“那让你回去,你回去吗?”
“那肯定是不回去了。”
两个大妈都是自己独居,丈夫在外打工,孩子们也都在外面,村里有工厂,但她们并没有去上班。
河口村的工厂。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河口村的工厂,是一个手工加工厂,刚刚建成投产不久,目前只生产一种休闲帽。
二楼的车间里,大约有20多个村民在工作,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坐在工作台前正在箍帽檐,他是安置小区新搬来的住户,到加工厂工作仅仅几天,还没有发过工资。因为开工不久,整个厂里都还没发过工资,所有人都不知道能赚多少钱。一个年轻的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工人的报酬是计件的,人均一天能拿到五十元到一百元左右。
这个村,三十年没人结婚了
2019年6月19日,庞福国所在的史家寨安置小区举行了一场入住仪式,到这一天,这片小区已经搬迁91户。
而在龙泉关镇的安置社区中,偏远山区的村民们也逐渐开始入住。
龙泉关镇是阜平最东面的镇,身处太行山最深处,环境恶劣,交通落后,发展缓慢,最远的村子叫大胡卜村,再往西就是山西。
“那个村已经有三十年没人结婚了”,龙泉关镇镇长曹建平告诉记者,那里是阜平最深的山,最穷的村,村里全部都是小土房,没人愿意嫁到大胡卜村,村里的小伙子们,也都在外面结婚。
2015年8月,龙泉关镇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阜平县统一政策,实施三种扶贫方案:易地搬迁,就近建设,面貌改造提升。大胡卜村等9个自然村列入易地搬迁扶贫项目。2017年4月,位于龙泉关镇的安置小区开始建设,该项目规划安置大胡卜、黑林沟等九个行政村405户。
2019年6月,新京报记者来到龙泉关镇,安置项目已经竣工,部分村民已经开始入住,但和史家寨不同,在龙泉关镇,许多大山里的村子,因为土地尚未流转,仍为村民种植,因此,不少搬家的村民,只是在新居放挂鞭炮,吃一顿饭,又回到原来的村子里,照顾庄稼。曹建平告诉记者,要到10月份玉米收完之后,大部分村民才会正式入住。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影王颖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