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染吕梁山
新华社太原7月11日电题:绿染吕梁山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胡靖国
吕梁山见绿了。坡下峁上,抬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
吕梁山曾是有名的“秃山穷山”,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近年来,当地创新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利益联结机制,在一个战场打响“两场战役”,探索出购买式造林、合作社造林、贫困群众管护等一系列生态扶贫新模式,走出一条增绿与增收的双赢之路。
秃山穷山
“人说山西好风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多年以来,干旱少雨、多山少绿、沟壑纵横、土壤贫瘠,却是吕梁山的严峻现实。
革命老区吕梁,是延安的东部屏障,红军东征的主战场,也是生态脆弱区。据统计,吕梁山区年输入黄河泥沙占山西省入黄泥沙2.7亿吨中的八成以上,北部风沙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28%。
吕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白晋华介绍说,全市25度以上陡坡地有2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七成以上。与此同时,森林分布不均,吕梁市沿黄河分布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4个县,森林覆盖率不足20%。恶劣的生态环境曾经被联合国专家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
同时,吕梁山还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吕梁市13个县市区中,就有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个省级贫困县。全市1439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近一半,22万户、6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山西省脱贫攻坚中不折不扣的“主战场”。
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双重压力如何破解?
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提出同时打响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探索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
绿水青山
这是摆在吕梁市面前的三个难题:230万亩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下来,330万亩宜林荒山全部绿起来,“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793个深度贫困自然村、11.6万贫困人口全部搬出来,实现“人退绿进、村出林入”。
地处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的岚县,境内有30万亩宜林地,全县3.7万贫困人口中,九成生活在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同时,岚县也是育苗大县,到2014年共建成1.67万亩育苗基地,但到2015年底全县优质苗木积压了3.8亿株。
2016年,岚县“绿化高手”马兰柱牵头成立“林得财”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购买式造林”:将积压的苗木就地消化,栽种在自己的土地上,1年造林3年管护成活后,政府购买验收合格的林地。随后,这样的造林合作社在当地逐渐扩展为47个。
“群众的参与动力被激发,宜林荒山多、积存苗木多、造林资金缺的难题也被破解。”白晋华说,“购买式造林”探索成功后,吕梁市又试点合作社造林、规模化造林。如今,通过“支部+合作社”模式,依托生态扶贫项目,引导造林合作社参与营造林工程的后期管护、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修缮、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管理等全过程。
近3年来,吕梁市以规模化、合作化方式每年集中实施“三个100万亩工程”,即荒山造林100万亩、退耕还林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亩。目前,已累计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退耕还林23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50万亩,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8年达到了32.8%。
青山带来了绿水。从2016年开始,吕梁市平均降水量明显增加,据气象部门统计,吕梁市近5年平均降水量增加81.8毫米,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700万吨以上。
金山银山
实施生态扶贫,表象是“增绿”,改善生态环境,实质是“增收”,助力精准脱贫。逐渐染绿的吕梁山,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林得财”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60多岁的老光棍贾引民,靠着“卖绿”娶了个新媳妇。在48名社员中,像贾引民一样的贫困户就有45人。合作社成立当年就承接了购买式造林1500亩,社员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吕梁市林业局数据显示,仅去年,全市有1232个合作社通过议标承担造林任务148万亩,参与造林的务工人数2.7万人,其中贫困群众近2万人,人均可增收6000元左右。
白晋华介绍说,通过造林务工、森林管护、退耕还林补助、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多种途径,吕梁市有7.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增收脱贫。生态脱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渠道之一。
生态助脱贫,林业大发展。吕梁山上的特色林产业也迈了一大步,去年新栽植以沙棘、连翘、花椒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21.4万亩,全市特色经济林总面积达到6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