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子公司遭罚 太平洋证券“开倒车”

日期:07-04
增持计划券商证监局

原标题:另类子公司遭罚太平洋证券“开倒车”

红塔证券即将顺利上市之际,同属云南本土券商的太平洋证券却频遇麻烦,先是大股东增持“爽约”,紧接着又接到云南证监局一纸罚单,因旗下另类子公司管控不到位,遭遇暂停展业3个月。更反常规的是,在科创板推进加速,券商为了抓住承销保荐市场,纷纷对另类子公司增资之时,太平洋证券却罕见对旗下另类子公司减资,这恐让太平洋证券错失科创板承销保荐市场的先机。不过,正处在盈利能力下滑、身陷股权质押回购业务爆雷中的太平洋证券,今年的当务之急或仍是“止损”和控成本。

另类子公司遭罚并减资

恐错失科创板先机

在多家券商重金增资另类投资子公司期间,太平洋证券却在“开倒车”,对旗下另类投资子公司进行减资,并遭遇监管暂停展业的处罚。 6月28日晚间,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太平洋证券于当日收到云南证监局《限制业务活动事先告知书》。根据有关规定,云南证监局拟暂停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业务3个月。

从涉及的违规问题上看,公告显示,云南证监局发现太平洋证券对下属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太证非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证非凡”)存在管控不到位,未有效督促太证非凡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及审慎开展业务等问题。太平洋证券表示,太证非凡已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有序整改,今年以来未新增投资项目,正加强对存量投资项目的退出工作。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太平洋证券刚刚完成了对太证非凡的减资计划。太平洋证券6月25日晚间公告称,近日,太证非凡已取得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已由11亿元变更为8.5亿元。

根据太平洋证券年报,太证非凡设立于2016年2月6日,从2018年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上看,营收净利均出现负值,2018年度太证非凡营业收入为-8507.64万元,净利润也亏损了8959.4万元,而这两项指标在2017年同期分别为,营业收入1503万元,净利润438万元。

对于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行为以及涉及的原因,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前券商另类投资分支业务限制较多,但近年来监管整体呈现灵活放松的趋势,券商设立、投资子公司也出现增加态势,减资行为相对少见。他进一步分析称,如果要减资可能是出于业务整合的考虑。

另有相关律师指出,子公司减资还可能因为需要调整过多的资本,减少对母公司净资本的占用,有效提升母公司净资本使用率。

事实上,借着科创板的东风,在跟投制度之下,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的“存在感”不断提升。为了抓住这块增量业务,今年以来已有华泰证券、东方证券等10余家券商传出设立或增资另类投资子公司的消息,合计金额超过15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另类投资子公司遭减资和暂停展业,难免会让太平洋证券错失科创板企业承销保荐市场的先机。对于如何整改子公司存在的问题、子公司具体减资的原因、对公司业务业绩的影响以及公司对科创板业务如何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太平洋证券并向对方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股票质押回购风险发酵

追偿路漫漫

另类投资子公司逆势减资,是否会让太平洋证券在科创板掉队尚有待观察,但该公司真正“头痛”的还是深陷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纠纷的泥潭难以脱身,追偿止损成为当务之急。

在2019年经营计划上,太平洋证券表示,已全面对续存的股票质押回购标的进行梳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统筹推进资金清收工作,对可能的潜在风险及时召开专题会讨论预判,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6月19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作为申请执行人的3起案件均取得进展。法院裁定太平洋证券准许拍卖、变卖3名被告所押给太平洋证券的众应互联股票约827万股、当代东方股票约5486万股、*ST厦华股票约7242万股,3名被告合计待偿还融资本金约8.36亿元。不过如果按照当前价格拍卖,太平洋证券仍有超过3亿元未能收回。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踩雷让太平洋证券在去年损失惨重。2018年度,太平洋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 69.96%,净利润亏损13.22亿元,同比降幅达1237.14%,在35家A股上市券商中业绩处于垫底位置。该公司2018年年报指出,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出现多只股票价格跌破平仓线,且融资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购回了结的情况,公司不能及时平仓处置,对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59亿元。以此金额计算,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损失占2018年总亏损额的72.54%。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证券2018年度计提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减值准备,也间接导致公司净资本减少,并引发个别环节的风险隐患,受到监管关注。2019年1月26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因2018年末净资本下降,导致单一客户融资风险控制指标被动超过监管标准。对此,云南证监局向其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责令公司限期改正。

身陷股票质押回购泥潭的太平洋证券,如何尽快挽回损失化解风险、补充净资本?对于相关问题,太平洋证券截至记者发稿也未能予以回复。

年内业绩扭亏

大股东增持计划“失约”

在2018年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太平洋证券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表示,2019年,公司将扭亏为盈、提升业绩稳定性确定为其中一项工作重点。

从今年以来已经公布的前5个月的财务数据简报看,太平洋证券的财务数据也的确出现了一定的好转迹象。Wind数据显示,5月单月太平洋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和1051.73万元。截至5月末,本年累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63亿元和2.46亿元。

不过,在财务数据转好的同时,太平洋证券迎来的却是大股东拟增持计划的“失约”。6月20日,太平洋证券发布第一大股东终止实施增持计划的公告,标志着战线长达一年之久的增持利好消息最终折戟。

据悉,2018年7月10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表示,嘉裕投资拟在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增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增持价格不高于3.5元/股,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5%之间。

彼时,嘉裕投资表示,拟增持股份的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为提升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资本市场稳定。增持期内也曾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太平洋证券股份232.17万股,占总股本的0.0341%。后因证券市场及宏观环境变化、资金安排等因素,嘉裕投资将增持计划履行期延长6个月至今年7月10日。

就此次增持计划终止的详细情况,上交所向太平洋证券下发了相关问询函。而对于终止增持的原因,嘉裕投资解释为融资环境全面收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收窄,同时,增持期间补充质押了太平洋证券股份,未取得融资资金。此外,在追讨债权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计划的增持资金来源无法落实,预计无法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增持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据太平洋证券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嘉裕投资以12.91%的持股比例位列太平洋证券前十名股东首位。同期,嘉裕投资持有的约8.8亿股中,超99%的股权处于质押状态。

年报多项任务悬顶

高薪资难持续

除公司业绩扭亏为盈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2018年年报中,太平洋证券还就2019年工作计划制定了减员增效、增收节支并举的工作重点,并对多项具体业务的改进和完善进行明确。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太平洋证券盈利能力不佳,但依然维持高管层超高薪酬的现象一度被市场诟病,这一问题在2018年已稍有改善。

太平洋证券在年报中表示,根据行业形势,已采取了减员增效、增收节支等措施,已经大幅下调全体员工工资,大幅减少福利支出;优化组织架构,减少冗余人员编制,解聘绩效差的员工,对未充分履行岗位职责的干部进行职务或薪资调整。通过降薪、减员增效和削减福利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太平洋证券的董监高相关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别达到4067.72万元和4059.43万元,在同年度券商高管报酬总额中排在第8位和第9位。而到了2018年,管理层税前报酬则为1682.61万元,同比缩水58.55%,总额排名也下降至第27位。

从个别高管人员薪酬来看,2016年和2017年税前报酬均超500万元的太平洋证券总经理李长伟和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周岚,在2018年的报酬均有大幅下调。其中,李长伟同比减少62.59%,周岚同比减少77.09%。

就报酬的骤减,太平洋证券2018年年报中标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年薪40%以上采取了延期支付的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三年;延期支付薪酬的发放遵循等分原则。

沪上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延期支付收益是将管理层的部分薪酬折算成对应数量的公司股票,因此与公司的业绩紧密相连,促使管理层必须关注公司的股市价值。只有股价上升,激励对象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实现签订的契约可以规定,如果激励对象工作不力或者失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可以减少或取消延期支付收益进行惩罚。同时,延期支付方式也可以激励管理层考虑公司的长远利益的决策,以免经营者行为短期化。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马嫡刘宇阳/文贾丛丛/制表

德云社就“张云雷调侃事件”致歉 重装开业 新城广场瞄准年轻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