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门头沟:“片区协作”促两级监督力量联动
“工作多、任务重、头绪杂、力量弱是基层工作的常态,压力真的很大。如今有了这个联动协作机制,遇到困难一起上,这办法太好了!”在第二协作组第一次工作例会上,门头沟区王平镇纪委书记谈到。
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对象数量增加、监察范围扩大、监察职能不断强化,既对监督检查、派驻监督和街镇监察的协作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探索制度创新、增强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创造了条件。
一根手指力量单,五指联动成重拳。2019年,门头沟区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按照便于联系指导、便于协作联动、切实提高质效的原则,在机构不变、人员不增的前提下,将全区4个监督检查室和14个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13个街镇纪检监察组织编组整合,成立4个工作协作组,探索建立“监督检查室+联合派驻组+街镇纪检监察组织”的联动协作工作机制。
“改革的重点是制度创新,提升工作质效。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街镇纪检监察组织沉在一线近距离监督,发现问题更及时更精准,‘探头’优势更明显。监督检查室重在统筹、协调、指导、联系,更有利于三者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贾志国介绍。
协作组的划分充分考虑门头沟区实际,结合全区13个街镇的区域功能定位,确定“新城区、老城区、浅山区、深山区”4个片区。按照职责分工,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担任“片长”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本组的人员调配、信息交流、问题研判、联合检查、协作办案,实现片区协作聚焦基层、整体联动、高效协同,“1+1+1>3”的成效初显。
协作组如何快速联动?如何实现一方申请,多方支援,协同攻坚?建立人才储备库是基础。
“我们要求本片区协作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至少要明确一名业务骨干进入协作人才储备库,确保专项监督检查和重要案件查办工作能够及时高效调兵遣将。”区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说。
在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第二协作组成员单位王平镇纪委遇到了难题。
“正值换届选举的关键期,一周内信访、问题线索量激增,就我们三个人,查办压力太大了……”一张王平镇纪委填写的《纪检监察工作协作联动审批表》交到了第二监督检查室。
接到申请后,本着快查快办、协同作战的原则,二室立即启动片区协作机制,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多个“小分队”,进镇入村了解情况、查阅资料、开展谈话,帮助王平镇解决“燃眉之急”。
片区协作人才储备库的建立,有效缓解了急难险重工作面临的力量、能力不足困难,为实现单兵作战转为协同推进储备了力量。
除了当好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及时雨”,协作组也是一个“练兵营”。
近期,区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启动本片区的协作联动机制,从组内各成员单位抽调8名干部,集中办理一批市委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
这些问题线索有很多涉及民生保障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内容复杂、时间跨度长、查办难度大,对参与线索初核人员的专业化能力要求非常高。有机会参与这类问题线索的调查核实工作,对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机会。
“这次参加协作组的专案办理,对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前辈们手把手教我如何分析案情、外调、谈话、做笔录,让我收获颇丰,对我接下来回到镇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有助益。”一名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半年的镇纪委青年干部感受良多。
监督检查室牵头把控全局、做好业务指导,抽调人员则按照方案部署开展工作,对监督检查室而言增加了人手,强化了办案力量,对基层纪检检察干部而言,丰富了办案经验、学习了办案本领,片区协作组用这种“以案代训”的方式,一举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组团办大事,协作克难题,不只用在查办案件上,日常监督也一样发挥作用。
“大协作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要画地为牢,不再各自为战,而是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紧密结合,共同出力。”区纪委监委第二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谈到。
片区协作机制建立后,共性问题一同研讨,风险盲区一起查找,重要任务一齐上阵,在门头沟区成为常态。
无论是日常监督还是专项监督,只要协作组成员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信号,片区协作机制即能够立即响应。“片长”有权整合调配本协作组内各成员单位力量,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对可能涉及人情干扰需要回避的情况,可指定其他派驻纪检监察组或其他街镇干部参与检查。尤其是在执行市、区重点专项监督任务时,片区协作组成员单位可随时实现交叉检查,彼此互查,既破解了“熟人社会”的监督难题,也打破了“一亩三分地”的地域局限。
“协作不是代替,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划分片区、联动协作,一方面可解决基层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提升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街镇纪检监察组织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迫切要求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全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闫中说。(文/杜玉华、李梦佳责编/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