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线故事:致富之“计”在于羊
4月底,我们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城关村的岗拉牛羊育肥合作社,一幅美丽动人的春日图呈现在眼前:牦牛靠在花朵竞相开放的梨树下慵懒地晒着太阳,另一旁杜泊羊成群结队围绕在梨花树下悠闲地散着步……这与往日去过的一些合作社不大相同,没有杂乱与异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舒适与温馨,没有将牛羊用绳子、锁链拴起来,而是给它们自然与生活。
让牛羊们过上这样闲适生活的,便是合作社的理事长边振云。
边振云原本是城关村的村委会主任,但成立合作社后他觉得要忙的事情太多,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融入基层一线生活当中,他不顾上级部门和村民们的挽留,辞去了职务专心搞养殖。他琢磨着,合作社发展起来后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也可以帮助农民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52岁的边振云2002年起就与养殖结下缘分,那时他主要养殖欧拉羊。边振云说:“记得刚开始搞养殖时,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养殖知识比较匮乏,不会判断羊得了什么病。加上急功近利,只想尽快把羊喂肥喂大,因此投放过多的精饲料,羊的饮食结构改变导致了疾病多发,分散养殖羊的死亡率比较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2012年,边振云流转了城关村四社11.33公顷的土地,建立了合作社。“这样,有利于改变散养‘小打小闹’的局面,合作社能够建立标准化的养殖场,进行规范化养殖,确保羊的质量的同时又能对接市场。另外,城关村属于‘城中村’,这就意味着村民人均耕地少,依靠土地的收入也很有限,所以把四社43户157人的土地流转到一起,就可以把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打工,而土地可以产生租金和分红,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也就更多元化了。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慢慢也摸索出了‘门道’,我对合作社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边振云滔滔不绝讲述着他的想法。
合作社成立后,从原来只能育肥100多只羊逐渐发展到了可以育肥2000只,一只欧拉羊可以产生150元的利润。但边振云敏锐地发现,欧拉羊生长速度慢且产羔率低,产肉性能不太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2013年,他决定改良品种,引进杜泊羊。边振云说:“杜泊羊被称为‘钻石级’羊,它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并且繁殖能力强,比如,欧拉羊一年才可以出栏,但杜泊羊只需要五、六个月。另外,还可以将杜泊羊与纯种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杜泊羊肉质鲜美,目前在国内非常受欢迎。”现在他自繁自育了400只杜泊羊,一只可达到400元的利润。
另外,边振云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环保。合作社里他安装了雨污分流装置,将粪污发酵还田。化肥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而使用牛羊的粪便可降低种植成本,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他还购买了打捆机和秸秆还田机。秋收时农民将小麦收割完后,他将地里的秸秆统一收购,能收割的秸秆打捆之后喂牛羊,不能收割的用秸秆还田机进行粉碎,这样就禁止了焚烧秸秆的现象,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就像边振云所说:“注重环保实现了种养一体化和草畜循环,带来了低的种植成本和养殖成本,实现了高收益。”
合作社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除了给村民们地租和分红,他还吸收闲散劳动人员、贫困户到合作社就业,村民们可做些锄草、浇水、施肥等工作,一天可赚80元到100元的工资。而且合作社还会对他们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
现在,边振云又养了130头牦牛,他说:“现在市场上牛价比较稳定,牛羊可实现互补。合作社购置了大中型农机具10套,无人植保机1台,今年又购置了2台拖拉机,除了搞牛羊育肥,我们还对周边种粮大户以及农牧民提供种田、种饲草料、拉草捆以及青贮玉米的收割等方面的农机服务,以此来增加收益。合作社的收益增加了,就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了。”(栾雨嘉贵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