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柜市场“变天” 中远海运38亿 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日期:05-07
中远海运胜狮货柜

原标题:货柜市场“变天”中远海运38亿收购胜狮造箱资产

本报记者高江虹北京报道

导读

中远海运获取胜狮相关资产后,在集装箱制造市场份额将超过30%,取代胜狮货柜变身集装箱制造业行业老二,市场份额亦逼近行业老大中集集团。

 5月6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胜狮货柜(00716.HK)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将旗下五家造箱公司的100%股权转让给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售价38亿元。

同日晚间,中远海发(02866.HK)发布公告,中远海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胜狮造箱资产,并全权委托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寰宇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寰宇)进行管理,而上海寰宇也正是当前中远海运集团的造箱管理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胜狮货柜原系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生产商,中远海运获取胜狮相关资产后,在集装箱制造市场份额将超过30%,取代胜狮货柜变身集装箱制造业行业老二,市场份额亦逼近行业老大中集集团。

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部人士对此表示关切,认为这起收购将加剧集装箱市场的竞争,或令行业竞争加剧与利润率恶化。不过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却认为航运巨头都在抢占市场,短期内横向收购难觅好标的,纵向收购成了新战场,为了满足自身业务刚性需求,中远海运通过收购胜狮货柜造箱资产加强其能力和份额,战略战术均可取。同时,适当的市场竞争将推动产业提升。

天风证券分析师姜明也认为,这是下游集中度带动上游集中度提升的过程。随着航运巨头份额的集中,必然带动相关产业链聚合,造箱如此,港口码头业也是如此。

定局

 5月6日,香港上市公司胜狮货柜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将旗下启东胜狮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启东太平港务有限公司、青岛太平货柜有限公司、宁波太平货柜有限公司及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合称“标的公司”)的100%股权转让给中远海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业界一直盛传的胜狮货柜下属造箱资产转让谁家的猜测终于尘埃落定。

其实在此之前,市场就已有猜测胜狮资产归属中远海运集团。徐剑华指出,一方面因为胜狮货柜母公司新加坡太平船务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合作由来已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造箱行业老大中集集团的市场份额已经快逼近50%,再收购就会触及反垄断条款,因此最好的收购对象便是中远海运方面。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集装箱制造行业产能基本上分布在中国境内,以中集集团、胜狮货柜、上海寰宇和新华昌四大集团为主,占据了造箱市场份额的90%以上。

中集集团以绝对竞争力遥遥领先。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大规模收购兼并战略,中集产能急剧膨胀,市场占有率稳定在40%以上,一直雄居行业第一。胜狮货柜在产能方面仅次于中集集团,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位居行业第二。上海寰宇产能在四大集团排名末位,但受益于中远海运集团旺盛的内部用箱需求,产能利用充分,市场占有率维系在15%左右,位居行业第三。新华昌集团市场占有率10%左右,位居行业第四。

 2016年,中远、中海合并,中远海运集团集装箱运输运力规模大幅提升。2018年收购东方海外后,集装箱船舶运力更是跃居全球第三位。同时,中远海运集团旗下还运营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租赁公司Florens,使其在集装箱用箱需求大幅增加。

而目前中远海运集团旗下造箱平台上海寰宇拥有三家箱厂,分别位于广州、连云港和锦州。收购进来的五家公司其中三个是分布在山东青岛、江苏南通启东、浙江宁波的三家集装箱制造工厂,姜明指出这些箱厂选点刚好与中远海运现有产能布局形成良好补充。

中远海发董事会秘书俞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集团通过中远海运金控收购胜狮货柜旗下的相关造箱资产,主要是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满足集团自身发展需要,做强做优集团航运产业链。

俞震表示,当前集团造箱板块业务存在总产能不足、关键性地区布局空白、冷箱产能缺失等三大明显的短板,造成了运输成本高、客户服务弱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市场竞争能力。本次收购,正是集团实现精准补足短板,有效提升集团造箱板块业务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航运市场聚合度在加强。”徐剑华向记者表示,航运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之风并未停息,只不过近一两年已经很难在横向寻求好的收购标的,因此大航运企业纷纷在纵向下力。中远海运集团收购集装箱制造厂就是向产业上下游延伸的体现。他认为,此举无疑将加强中远海运集团的综合实力。

徐剑华亦指出,中远海运收购造箱厂不仅可为满足自己的刚需,同时打破中集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一定的竞争格局,提升行业竞争力。

变局

此次收购交易完成后,全球货柜制造市场排位大变。

收购胜狮货柜三家主力集装箱制造工厂之后,胜狮货柜仅保留部分非核心工厂,维持小规模产能,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而中集集团产能不变,依然市场排名第一,中远海运集团完成收购扩大产能之后,市场份额将排至第二,与第三名新华昌等份额差距拉大,并逼近中集。

市场的变动,显然让中集集团感到不安。在3月28日中集集团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中集CEO麦伯良曾回应投资者提问称,一直在关注胜狮货柜资产出售事项。5月6日中午,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部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再次表达了对中远海运收购胜狮事宜的关切。他认为尽管2017-2018年集装箱市场的订单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峰,但利润状况并不太理想,行业毛利率仍然是低迷的,产能过剩情况依旧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中远海运的入场将加剧这一竞争态势。

上述中集人士还指出,中远海运集团同时也是中集集团第二大股东,尽管严格意义上在法规层面未能形成同业竞争,实际经营上确有冲突,毕竟有两位中集董事会的高管来自中远海运集团,因此无可避免会产生利益冲突。

对此,俞震回应称,中远海运集团是中集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并非控股股东也不是实际控制人。集团自重组以来,一直通过上海寰宇开展集装箱制造业务,中集集团从未认定其与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情形,本次收购自然也不会形成同业竞争。俞震认为,近年来,班轮公司、租箱公司等都有较多的整合、并购现象,中远海发会以积极和开放的态度看待航运行业内的整合。合作共赢是当前市场的主题,各家造箱公司都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中远海运集团一方面将继续加强产业合作,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此次收购,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从而与业界一道共同提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促进行业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集集团的疑虑可以理解。毕竟失去中远海运这一大客户,对中集利润冲击不可谓不大。

然而,中集的顾虑并未能阻止中远海运收购的步伐。姜明认为,事实上,航运板块聚合度在不断增强,这一轮班轮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使得下游运力高度集中,直接带动上游板块整合加剧,除了造箱业,港口码头业的兼并收购也在加速。

姜明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中远海运集团在打造全产业链优势,势必会延伸对集装箱制造业的控制力。而集装箱板块整合后,也将产生协同效应,原材料采购、用箱成本等方面都会有所下降。

至于胜狮是否值38亿元?胜狮货柜相关人士表示,本次交易相关的财务数据和交易价格,将由具有相关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厘定,确保拟收购资产的定价公允、公平、合理。交易价格是在考虑了标的公司的净资产值、经公司与买方公平磋商后厘定的,并结合目标公司的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及前景等事项考虑在内。

“这是个非标交易,我认为估值基本合理。”姜明认为,中远海运收购的是胜狮最核心的造箱厂资产,且工厂地点都很好,青岛与宁波都是国内最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港口,用箱需求庞大,同时又与中远海运原有的造箱厂形成互补。

记者注意到,胜狮公布的协议细节中,38亿收购价格是可变动的,将视交割后损益而最终确定。

2018年出生人口图谱: 广东“最能生”,东北出生率垫底 《政府投资条例》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