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是否意味着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正如决策层要求的那样,中小银行将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今日(5月6日)上午,央行宣布,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档次目前为8%。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央行表示,此举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落实国务院要求
市场早有预期
4月17号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其中特别提到“要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
4月25日,国新办举办有关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工作的政策吹风会。央行、银保监会和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会上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发挥好各部门政策合力,共同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刘国强具体提到四方面的举措,其中第一条就是“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营造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货币金融环境。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要将释放的增量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因此市场对今日央行宣布对中小银行执行较低存准率的决定早有预期。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分类管理
中小银行确有降准空间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执行的是11.5%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仍属于较高水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指出,实施结构化的、差异化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推进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中小银行降准有空间。不过,李佩珈强调,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既要避免银行机构惜贷、慎贷,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不顾条件地盲目放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有着天然的相容性,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将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易纲就曾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将来会逐步转向三档——大型银行为一档,中型银行为二档,小型银行特别是县域的农村信用社、农商行为最低的第三档。4月16日,央行公布的2019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显示,2019年将制定《准备金管理办法》。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需要对存款准备金进行分类管理,将现有的临时性临时性措施稳定下来,形成独立的、确定的制度安排。让不同类别的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明确预期,减少临时性的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报显示,2018年至2019年,央行多次实施定向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进而信贷出现了超预期反弹,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也持续回升至10.6%。整体来看,经过一段时期“宽货币、宽信用”的政策实施,数据开始显示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增强。
今年小微企业信贷将“量增价降”
实质性降低融资成本
据了解,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18年四季度,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一季度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自2018年9月以来已连续六个月下降。
而央行、银保监会和发改委希望包括结构性降准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确保2019年实现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个百分点的目标,并通过发挥大型银行“量增价降”的“头雁”作用,带动其他金融机构实质性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只有4.76%,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87%,而银行机构之外的放贷机构,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等,贷款利率基本都在18%以上。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这些放贷机构的定价进一步降低。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确保2019年实现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个百分点的目标,并通过发挥大型银行“量增价降”的“头雁”作用,带动其他金融机构实质性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
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不会增加社会杠杆率
总量和结构两方面都要考虑
目前这些支持中小微企业增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会不会增加企业和社会的杠杆率呢?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表示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会提高整体的杠杆率,是在杠杆方面进行结构优化。在这方面,货币政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同时,也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9年3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余额是1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281万户。同时,我们也保持了总体杠杆率的平稳。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也指出,总量和结构两方面都要考虑。总量上要保持合理充裕、合理增长,结构上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力度要大一点,与之相应,其他领域可能要让出一部分资源给民营和小微企业,总的杠杆率不会提高。另外,即使对小微和民营企业来说,目前主要的政策取向是加大支持力度,但从长远看,也会综合考虑、把握好度,既要加大支持力度,又要考虑风险,不能“大撒把”,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要记住四个字“松紧适度”
对中小银行的结构性降准是否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孙国峰在吹风会上表示,稳健货币政策总体上力度得当、松紧适度,原来并没有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始终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有利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刘国强也强调,现阶段我们的货币政策取向是稳健,政策取向没有变,会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操作方法是相机抉择、预调微调,我们的操作目标是松紧适度。所以央行没有收紧货币政策的意图,也没有放松货币政策的意图。我们既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短缺,也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泛滥。
他建议,大家判断货币政策要记住四个字“松紧适度”,最简单的指标就是看银行间的回购利率像DR007等。利率是资金价格,资金价格能够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看这个价格的变动,就可以看到底是松了还是紧了。
节前,央行在4月25日至5月5日期间的6个交易日内,均未进行逆回购操作。对此,央行表示,“(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今日(5月6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亿元逆回购操作。据Wind数据,本周无央行逆回购或MLF等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公开市场无自然回笼压力。近期DR007走势平稳,还有下降趋势。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认为,目前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态度逐渐呈现中性,不希望继续启动短期刺激措施,更多倾向于使用长期定向或结构性工具。如此,既能发挥支持实体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图,也能通过释放长期资金引导利率中枢下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