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弱有所扶”承诺落到实处 上海编织起有温度的社会救助网络

日期:04-29
长宁区闵行区温度

原标题:“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编织起更大更密更有温度的社会救助网络

把“弱有所扶”承诺落到实处的“上海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新提出“弱有所扶”,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民生保障的内涵。“弱”,不仅仅是绝对贫困,也涵盖了各类处于生活窘迫和发展困境的群体。

《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作为超大型城市的上海,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托底的重要法制保障。记者走访看到,上海基层已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编织起更大、更密、更有温度的社会救助网络,也为《条例》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困难群众“一个不能少”

家住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的李先生,原本有着不错的收入,但自2017年确诊白血病后,长期病假在家,每月医药费过万元。

李先生家中还有生活无法自理的父亲,母亲鲍阿婆近年也因大病,身体大不如前。多重打击下,这个原本小康的家庭深陷困境。

“有的家庭因为老残、重病或者其他变故,生活条件甚至会急剧降到低保线以下。过去以收入作为唯一标准,他们可能并不符合低保家庭的认定条件而无法享受,生活也愈发艰难。”有社区民政干部说。

2013年,上海率先把社会救助覆盖面由收入型贫困家庭拓展到支出型贫困家庭。长宁区作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在困难群体“扩面”上迈出更大步伐,建立起涵盖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四圈”体系,救助目标对象从原先以低保家庭为主的约6100人扩大至约3.5万人。

针对李先生家的情况,基层干部想方设法用足政策。街道在核对其家庭经济状况后,协调民政、教育、卫健等部门为李先生“订制”了综合救助“组合拳”:2018年,李先生一家先后得到民政综合帮扶12000元、医保综合减免21501.6元、慈善定向助学3000元、慈善爱心雅集10000元等,鲍阿婆也办理了长护险。

“我们把‘弱’的内涵拓展到生活多个方面,通过‘四圈’体系纳入更多需要救助的人。这也破除了以往救助资源在低保家庭上叠加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对象的‘按需救助’。”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说。

近年来,闵行区进一步完善上海“9+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把包括特殊困难对象、支内回沪人员、困难老人、困难妇女、困难儿童等在内的相对弱势群体也纳入救助。“我们力争扫除所有‘盲区’,社会救助托底,一个也不能少。”闵行区民政局局长蔡怿晖说。

2018年,针对孤独症(自闭症)患者人数增长较快的实际,闵行区查找相关工作短板,并制定下发《孤独症群体援助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从完善帮扶政策、加大公办特殊学校招生力度、提升社区对大龄孤独症患者照护能力等方面,给予这一特殊群体有力的救助。

精准施助兜牢公平底线

百姓之“难”多种多样,而很多人对社会救助政策不熟悉,对救助资源和服务不了解,精准施助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8年8月,长宁区通过设立街镇顾问点、居民区顾问点,在上海率先建立一支“家庭救助顾问”团队,由“顾问”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介绍和指导,制定适合不同对象特点的服务清单和指引。同时,通过入户走访,精准掌握救助对象的动态信息。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初步建成了“困难人群精准帮扶信息系统”。工作人员表示,该系统最终将为辖区内帮扶对象、家庭建立“一人一档”“一户一档”,形成可统计、可分析、可回溯的救助大数据,推动管理部门对困难人群精准施助。

应救助的一个不落,不该救助的一个不多。“关系保”“人情保”及错保、漏保等,不仅损害困难群众利益,更伤及社会公平和制度公信。

上海自2006年起开始探索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为实施社会救助审批提供依据。目前,核对系统已建立部门间电子比对专线32条,陆续应用于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15个项目。系统建成以来共完成核对267万余户次,36.7万余户家庭因不符合申请条件而自愿退出申请。

“有骗保想法的人知道家庭经济状况会露馅,就不来申请了。核对系统已成为确保公共资源公平分配、科学实施社会政策准入机制的一把‘尺子’。”松江区民政局局长刘彦说。

技术手段之外,上海基层还从教育培训着手。杨浦区不仅对救助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还强化廉政教育。每名工作人员都要签署《廉政风险协议》《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备案表》,从源头上避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增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要有力推动困难群众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扎紧制度篱笆,守好这个民生保障的最后防线。”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勇说。

社会参与让“爱心网”更温暖

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在上海“9+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中,“1”专指社会力量参与。多年来,政社、政企协同,已经成为上海社会救助工作的鲜明特点,显著提升了救助的精细化程度和温度。

入户走访时,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社工都会带着厚厚的“家庭困境评估表”和服务项目目录,这使得他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困难群众的问题与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帮扶。

这项名为“桥计划”的多重需求家庭综合服务项目已在静安区试点5年,并被列入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面向社区困境儿童,社工们推出了“好习惯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成长”等项目,针对困难家庭,还有“家庭照护者喘息小组”“房屋修缮计划”等。2018年,试点街道共计1700人次在“桥计划”中受益。“对我来说,钱的困难还能克服,但照料的压力却让我喘不过气来,是社工们的服务给了我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和信心。”受助居民袁女士说。

在静安区民政局局长贾先斌看来,困境家庭不能成为社区里的“孤岛”,“‘桥计划’就是要为社会救助对象搭起沟通外界的桥梁,帮助他们实现增能从而实现主动脱贫。

在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利用新媒体手段搭建了“微心愿”公益平台,开辟出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社会救助的“通路”。平台启动5年来共收集到困难群众“心愿”1161个,并全部为许愿人圆梦。“微心愿”不仅让困难群众得到实惠,也为社区公益事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是必须答好的民生文章。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说,上海社会救助工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不断取得新成绩,形成上海标准、上海温度,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户困难家庭、每一个困难群众。(记者陆文军、吴振东)

社会救助《条例》5月起实施 上海首创“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 201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揭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