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仍然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优选城市!市政协建议业态监管允许“政策留白”

日期:04-24
政策留白业态市政协

原标题:上海仍然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优选城市!市政协建议业态监管允许“政策留白”

摘要:“我们感到上海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等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机器网www.shi-fen.com

“调查显示,上海的营商环境正不断优化,发展趋势向好。逾七成受访者表示上海的营商环境‘比较好’或‘很好’,超过90.8%的受访企业仍然考虑继续留在上海。”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上,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社法委主任何品伟介绍了社法委前期对上海营商环境的调研情况。

“环境如水企业是鱼,水好不好鱼最清楚。”何品伟说,世行指标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上海根据战略定位应当对标更多、更高、更符合上海特点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对此,市政协社法委召开了16场企业家和各类调研座谈会、深度访谈了120名在沪企业家,完成了1077份营商环境的结构性评估问卷,重点就企业感受度、满意度和获得等方面,全面了解市场主体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和愿景期待。

79.6%企业将上海作为今年首选投资地

调查显示,上海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发展趋势向好。有52.5%的受访者认为上海营商环境“比较好”,18.4%的受访者认为“很好”。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上海仍然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优选城市。90.8%的企业仍然考虑继续留在上海。79.6%的企业将上海作为2019年的首选投资地。

“企业家对上海营商环境总体上是满意的,但在许多指标的评价上多有不尽满意之处。”何品伟说,“在调研中,我们也接触了一些已经离开和打算离开上海的企业,企业家们认为,与国际一流标准和最好水平相比,与香港、深圳等地区相比,上海的营商环境确实存在差距。”

受访企业认为,上海营商环境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政策知晓度、精准性、衔接性不够,影响政策的落地见效。“企业反映,政策普遍存在难知晓、难理解、难享受问题,申请政府项目、扶持资金时,需要从‘千页文’‘万言书’的政策中,查找关键信息和准备申报材料,牵扯企业大量精力,委托中介机构,又增加了企业成本。”何品伟说。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够强,是企业反映的另一个问题。窗口办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出现同一事项不同人员答复均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有办事人员只会“认真地说不知道”的现象。一些受访企业表示,顶格执法、机械执法和运动式执法仍然存在。

另外,不少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较重,增值税降低没有让企业得到实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在人才政策方面,调研显示,“招人难”和“留人难”并存。不少受访企业表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合伙人、甚至企业主本人在上海经营企业多年仍然无法落户,影响企业发展。

业态监管要允许“政策留白”

何品伟说,课题组认为,上海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要做到“七个坚持”:坚持以构建与全球城市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以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方向;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坚持以对标世行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坚持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紧要;坚持以完善“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特色;坚持以市场主体感受度为评价标准。

“我们感到上海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等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何品伟说。

何品伟认为,用企业家听得懂的、简明扼要的语言,宣传好政策的核心观点,给政策“划重点”,让企业家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效的政策信息,打通政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北京把“首都之窗”网站打造成统一完整的政策发布平台,并通过“市民对话一把手”栏目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以视频的形式,把政策“干货”讲透。

“创新新型业态的监管和服务模式,要允许‘政策留白’。”何品伟说,市场模式的创新远远快于政府监管体系的改革,要给新生事物进行“政策留白”,为新型业态设置风险控制的红线,在红线内部可以让市场主体去尝试、去试点。

何品伟说,要尊重企业成长发展规律和经营运行机制,尽量减少行政行为对企业运营的干扰。真正建立完善“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机制。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张骏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曹立媛

俄航回应传言:飞行员训练在任何天气下降落,首要是安全 公路交通严重安全隐患如何排查?公安部交管局发文规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