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坚守阵地的“战斗堡垒”

日期:04-19
三元寿光王乐义

原标题:永远坚守阵地的“战斗堡垒”

一副担子,挑了多少年?41年。

一个岗位,奋战多少年?57年。

这是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回答。

1978年9月5日,三元朱村15名党员一致推选王乐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此,这个农民的儿子,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党组织,交给了农民,交给了土地。

这两个数字,带给三元朱村的变化,是一个曾经没有多少集体积累的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更为突出的是,以王乐义为代表的当地农民们艰苦奋斗、创新突破建成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在走出三元朱、走遍寿光之后,走向全国各地。

在三元朱村村委会,记者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蔬菜书记”。王乐义动情地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尝到了吃饱饭的滋味;1978年他生病做手术时,是公社党委决定,用党费给他交了医药费,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这一辈子都要做党的人。对党和国家的淳朴感情,决定了王乐义不知疲倦的奋斗人生,他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将党支部建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寿光,还有很多这样的战斗堡垒,还有很多这样的党员干部群体,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深、影响大、得人心。

稻田镇崔岭西村,在党支部书记崔玉禄的带领下,全村226户,户户成为大棚先锋,还率先兴起大棚物联网,菜农的产品多半出口俄罗斯。

洛城街道饮马村,曾经是洛城有名的“落后村”。2014年,饮马村党支部书记范兴昌走马上任,他上来后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把心思全部放在村里”,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尽全力为村民服务。如今走进饮马村,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农家小院整洁干净,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映衬着乡村和谐文明。

群雁高飞,自有“领头雁”。在寿光,提到“我们的伯祥书记”,几乎家喻户晓。被称为新时期优秀县委书记的王伯祥老人,上世纪80年代末担任寿光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北治盐碱地、南种大棚菜,工业抓重点、商业搞流通,使寿光县域经济逐渐呈现新局面,城乡面貌持续改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一线总指挥”。

山东全福元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起步于1954年,是寿光市“老字号”品牌之一。董事长舒安告诉记者,当年,全福元经营遇到困难,为了搞活寿光“老字号”,王伯祥和县委一班人在全县挑选了一批有眼光、有定力、能干事的经营人才,分别到当时的国营企业任职挂帅。舒安就是被挑选出来的人才之一。上任后,舒安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使公司不断走强。现在,全福元公司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在县级商业企业中独家入选国内百强商业连锁企业,“县域经济发展,县委书记的作用至关重要。”舒安深有感慨地说。

寿光市委现任书记林红玉说,从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到县域治理“一线总指挥”,寿光人在改革创新、共同富裕的寿光精神感召鼓舞下,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不懈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厚植农业、培育工业、共同推动三产服务业,进而实现城乡和谐文明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相关报道见九版、十版)

“最美味”展园传递绿色健康理念 外商投资法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