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增量改革发酵:倒逼IPO发审新趋势?

日期:04-16
发酵科创增量

原标题:科创板增量改革发酵:倒逼IPO发审新趋势?

本报记者李维实习生郑敏芳北京报道

科创板的增量改革影响正在发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第18届发审委上任以来IPO首发过会率正在较去年出现大幅提升,已经接近九成;与此同时,拟IPO企业从过会到批文核发的周期也在大幅缩短。

倒逼这一现象的原因,或与科创板高效审核速度的倒逼有关。记者根据交易所数据统计,仅此前一周就有多达22家申报科创板上市企业获得受理和预披露,较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同期新增的合计排队企业数量多出80%以上。

有投行人士表示,科创板预期下的高效审核,有可能会与核准制下的主板、创业板市场就优质企业资源展开竞争,而这将倒逼主板、创业板为代表的存量市场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向更加市场化的审核方式演进。

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分析人士对此指出,批文核发周期的缩短意味着企业在主板、创业板市场IPO的效率正在获得提升,但过会率提高并不意味着监管层放松对公司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等要求的审核。

过会率“复升”

4月12日,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欲登陆科创板的拟IPO企业申请,截至4月15日晚,申报科创板上市的排队企业数量增至77家。

开放申报还未满月,每周都会新增数家预披露企业信息,已成为科创板的一种常态。仅在4月8日至12日一周内,披露的已受理科创板企业就多达22家。

在拟IPO企业密集“投靠”科创板的同时,核准制下的主板、创业板申报却显得格外冷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同为4月8日至12日一周,主板、创业板新增受理企业仅有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而创业板则更是少至洛阳众智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合计12家,不足科创板新增受理企业数量的六成。

“鉴于发行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更多具有科创能力的企业可能会优先考虑科创板上市,所以会让存量市场的发行受到影响。”4月15日,上海一家大型投行人士表示,“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在科创板上市,一方面有行业限制,另一方面有的发行人也会介意科创板50万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问题,但更垂直的比较,创业板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创业板在审排队企业(含已受理、已反馈、已预披露更新三类)共有103只,而按照科创板的受理速度,其排队企业数量或将在不久超过创业板。

不过实施核准制的存量市场也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过会率的提升。

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自第十八届发审委3月12日履职以来,共有17家拟IPO企业上会,除杭州天元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未能过会外,其余15家企业全部通过,过会率高达88.24%。

事实上,这一过会率和近年来相比已是超高水平。历史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两年间IPO过会率分别仅为74.31%和55.78%,而如今过会率恢复至接近2016年的90%的水平。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科创板尚未形成审核通过率,但主板、创业板与科创板在过会率维度的“结果较量”,仍将对拟发行人的上市选择带来影响。

“虽然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定位不同,但企业还是会权衡比较上市条件相对更加宽松的市场。”4月15日,北京一家拟IPO企业董办人士坦言,“如果主板、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成功率更高,不排除有些关注科创板的企业会更积极的在主板、创业板上市。”

批文新速度

在过会率提高的同时,从企业过会到IPO批文核发的周期也在大幅缩短。例如将于4月23日发行的日丰股份(002953.SZ),其拿到批文的日期为4月12日,而过会日期则为3月26日,周期仅为17天。

更短的还有拉卡拉(300773.SZ),其过会的3月26日,与其收到来自证监会首发批文的4月4日仅隔9天。

事实上,此前不少公司从过会到获得发行批文都要有较长时间的等待期。

例如4月11日发行的智莱科技(300771.SZ)拿到批文的时间是今年3月29日,但其早在2017年底就完成了过会;而4月10日发行的新媒股份(300770.SZ),其首发的批文也在过会两个月后方才获得。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悄然提高的过会率,还是缩短的过会和批文的间隔时间,均或意味着核准制下的发审工作正在朝着更高效、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新一届发审委或许有着跟此前有所不同的审核逻辑,加之科创板受理企业的增多,可能会倒逼核准制的存量发行市场更快的改革,以适应注册制改革到来的节奏。”上述上海地区投行人士表示,“尤其是过会到获批这个时间正在加快,因为科创板也是要等证监会注册审核的,这可能预示着未来科创板企业从通过上市审核到发行的周期也会缩短。”

但针对主板、创业板发审会通过率的提高,另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指出,核准制下的审核要求及标准并无变化,其分析认为过会率的提高与当前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对第十七届“大发审委”以来的审核逻辑进一步适应有关。

“监管层对于发行人的审核仍然保持了从严审核的趋势。”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坦言,“之前的低过会率是因为有的公司存在侥幸心理,想在发审会上试一试,撞撞运气,但后来持续能力较弱或资质一般的这类公司在申报受理乃至申报前阶段就被淘汰了,进而促使过会率有所提升。”

(作者微信:lw8346860)

三问“相互宝”:怎样保证每人分摊费用不超过0.1元? 蚂蚁金服是这样回答的 网络图片市场或重新洗牌: 一个“法定条款”左右竞争格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