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儿童之家”成规模 在这里做游戏离家近还免费

日期:04-15
李萌社区儿童之家

原标题:北京市“儿童之家”成规模在这里做游戏离家近还免费

本市“儿童之家”渐成规模

在这里上课游戏,离家近还免费

机器网 www.shi-fen.com

崇外街道儿童之家,孩子们在做游戏

顺义区日前发布数据称,全区525个村庄、社区中,共设立了297个儿童之家,覆盖率达到56.6%。而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地区的儿童之家相关建设时间并不算太久,起步较早的也仅有三四年。且因所在区域、服务人群、运营机构等差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这些专为儿童创设、面向附近家庭免费开放的阅读、学习、娱乐空间,已渐成亲子培育、社会体验的重要阵地。

顺义

活动预约靠抢,父母孩子“同步上课”

“老师好”、“早上好,老师”,上午9点多,十来个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蹦蹦跳跳走进了顺义胜利街道龙府花园社区的儿童之家。他们围坐在老师身边,认真看着彩色绘本。伴随着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讲述,慢慢进入童话的世界……

每个周日,这处刷着天蓝色油彩的房子,都会因孩子们的到来而格外热闹。“原本这里是旧车棚,我们将其改造成了儿童活动中心。2017年又投入资金,升级成现在的儿童之家。”龙府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红梅介绍,社区有常住人口1630人,其中18岁以下少年儿童就有260人。为满足他们个性成长需求,社区研判后决定购买社会服务,请专业的机构进社区贡献智慧。自2017年6月正式运行,这里几个月后就被评为首批市级儿童之家示范点,当时是顺义区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社区儿童之家。

记者在现场看到,龙府花园社区儿童之家面积约93平方米,分为多个功能活动区,有儿童阅读书籍3000多册,还有电子书、感统训练器材、机器人等各种设备。为避免孩子们撞伤擦伤,室内桌椅、沙发、器材等的边缘和转角处,都用软材料包裹。

龙府花园儿童之家负责人赵军表示,平时,社区居民和孩子每天都可以在开放时间前来。到了周末,这里则会举办各种主题阅读、手工、绘画、小讲坛等内容。为保证效果和秩序,周末的活动需要预约。“每周开展的主题不一样,会提前在居民群里公布。孩子们听故事、做手工的隔壁房间,还有专业老师给家长们‘同步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老师们均有相关资质。”

儿童之家的运行,为社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周末好去处。“我们参加活动有一年多了,每周都得在手机上抢着预约!”居民沈女士笑言,每个周日,她都会带着4岁的女儿来儿童之家。“感觉孩子和我在这里都成长了,儿童之家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美好。虽然她还不识字,但回到家后都会给我讲故事,也不再害怕去幼儿园了。”

丰台

结缘困境儿童,“小太阳”温暖成长路

“天空里的星星黯淡了,萤火虫躲进青草丛,飞了一夜的它累了……”周三的下午,在丰台街道瑞丰社工“小太阳”儿童之家,5个孩子正按老师示意,“接力”读着一篇童话故事。

相较其他几位正上一二年级的小伙伴,小杰(化名)的年龄明显偏大。轮到他时,在身旁一对一助教老师的帮助下,用手指点着书本,一顿一顿读出声音。虽然流畅度还比不上弟弟妹妹,但对心智障碍者小杰而言,能坐在桌边跟着参与课程,已是难能可贵的进步。“刚接触时,他上课是完全听不进去的,而且没有秩序感,在课堂上会来回地走。”瑞丰社工副总干事王科远远看着小杰努力阅读的背影,感慨几年帮扶下来,“情况已经好多了,他妈妈都说他在学校和在这里是两个人。”

与诸多侧重于丰富活动的儿童之家不同,瑞丰社工“小太阳”儿童之家各方面资源都更向辖区内“困境儿童”倾斜。对早在2014年就曾开展“困境儿童家庭效能提升”项目的瑞丰社工而言,这个后来建立的儿童之家可以一定程度上视作项目的延续。

“当时我们主要服务的困境儿童一是经济上比较贫困,二是残障,三是父母有疾病或刑释解教等,无法给予很好的照顾。”王科回忆,项目之初社工们跑遍了附近25个社区。有的家里推开门,满地都是蟑螂,孩子连写作业的环境都没有……瑞丰社工的构成人员都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初出校门的他们面对超出想象的难度,有怀疑有畏惧,但凭着青春干劲,对筛选出的60余位对象均进行了系统帮扶。不少像小杰这样的孩子,从那时起便与瑞丰社工结缘。

2016年,经专家投票评审,“困境儿童家庭效能提升”作为30个示范项目之一,被纳入“伙伴计划”全国优秀项目库。2017年,在丰台街道的主动对接下,瑞丰社工“小太阳”儿童之家也开始挂牌运行。“考虑到手边资源和真正需要的人群,我们在普惠性质的基础上更偏重困境儿童一些。”王科介绍,这学期儿童之家利用学校上半天课的每周一、周三下午,开设识字阅读课程。先推荐邀请合适的困境儿童,剩下的名额再发布到群里接受普通孩子报名。“我们试了好几次,发现正常小朋友占三分之二,困境小朋友占三分之一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尽量卡在这个比例上。”

而周末课程则专门针对困境儿童设置,如周六的小小篮球课,帮助心智障碍小朋友提升手指力量,周日的手工、音乐等都是困境小朋友不太能接触到的内容。“普通孩子可能会出去玩、上兴趣班,我们锦上添花的事情就不做了,聚集在更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王科表示,他们还邀请附近的老师共同合作,“像有书画老师带几个孩子学画,我们就和老师商量,让他使用这里的场地,再免费带两个我们挑选的合适的困境小朋友。这样老师有很好的场地上课,同时还能帮我们做公益,彼此都很舒服。”

东城

补漏家校教育,社区吸纳“中坚力量”

作为东城区开办的第二处儿童之家,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儿童之家设立运营已有三年历史。凭借“紧跟形势”的独特主题活动,它同样获评首批市级儿童之家示范点。从起初的十几个家庭,到一年后上百个家庭,再到如今稳定的200余个家庭,带着孩子来“感受惊喜”,早已成为社区居民每周一次的期待。

与能够“天天开门”的儿童之家不同,由于希望尽量辐射到所有儿童,新怡家园社区儿童之家的活动场地需要“轮换”使用。运营方负责人、鸿睿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李萌介绍,他们根据参与儿童年龄进行了细致的分班。“预备班从一岁半到两岁半,小班从两岁半到上幼儿园前,非寒暑期每周一次活动;幼儿园到上小学前是大班,寒暑期每周一次活动;上小学后是青少班,全年每周一次活动。”

活动频次有限,李萌和同事们对内容设置可谓煞费苦心。“我们不想做早教,不想只是带着孩子玩儿,希望能将正能量思想融入进去,成为学校与家庭教育之外的补充阵地。”

对幼儿园前的“小小孩”,儿童之家侧重体能游戏、亲子阅读、亲子手工等。而即便是一个小游戏,也会赋予勇敢、合作等积极主题。“有一次我们是环保主题,其中一个环节是老师引导小朋友把不同颜色的球扔进不同的‘垃圾桶’,让他们稍微感知到‘垃圾分类’的概念。”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在儿童之家会得到美好品质的进一步养成。李萌忆起去年举办的“诚信小当铺”活动,让孩子们拿来玩具进行估价,然后去“货柜”上交换等值玩具。“我们特意告诉家长,不要指导孩子,结果没人看管的情况下,玩具没有换错的。”

而针对入学后的孩子,儿童之家可以说“最下功夫”。非遗传承、国学、绘本、安全……至少开设了五六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李萌举例,像“青少年议事厅”活动,让地区青少年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培养孩子的社区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做社区的小主人。

在李萌看来,因为每次活动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儿童之家不仅起到提升儿童幸福指数的作用,还能有效吸纳年轻家长。“对街道和社区来说,年轻家长这部分中坚力量平时其实是很难走进来的。通过儿童之家的活动,能够不断以家庭融合促进社区融合。”

本报记者魏婧李松林

北海:信访举报件实行全程跟踪办结销号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