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何兹全: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有四条主流,包括天命观念;伦理思想;大一统思想和中庸之道。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何兹全先生的《中国文化六讲》,这本书就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
何兹全(1911年-2011年),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史、中国古代经济史、魏晋南北朝史等。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
这本《中国文化六讲》是何先生应新竹清华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的邀请,担任“竹企思想文化讲座”所做的学术演讲的合集。全书围绕着中国文化的起源、背景、发展及未来前途展开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问题都有很好的梳理、辨析与反思。
何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条主流,包括天命观念;伦理思想;大一统思想和中庸之道。以下节选片段中,何先生就阐述了中国伦理关系和中庸之道的含义及其演变。
《中国文化六讲》, 何兹全 著,北京出版社2008年7月版
伦理思想
伦理是指人和人的关系。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和人的关系主要有五种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家族关系。这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了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句古话,反映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间的关系。
中西伦理思想不一样,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西方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个人为根本的基础上,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家庭为根本的基础上……个人只是家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先秦讲五伦关系,讲的是相互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双方要共同遵守的准则,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亲、义、别、序、信,双方都要遵守,即使双方的义务有了不同的准则,但准则中仍是相互平等的关系,没有不平等的含义。
战国时期,君臣关系平等的思想更有发展。君使臣以礼,臣才会事君以忠。如果君使臣不以礼,臣对君就可以不忠。
春秋战国或者可以加上西周,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上主要的五种人与人的关系……关系是相互的,基本上是以和为主的。
五伦中关系的不平等,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后代的变化。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中国历史上所谓“三纲”。这种说法,始于汉代。
首先提出“三纲”这一名称的是汉董仲舒。三纲成为臣民的精神枷锁,君、父、夫居主导地位,臣、子、妻居于服从地位,从此确立起来。
宋明以后,君权发展为专制主义,三纲的内涵也有变化,出现了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必须绝对服从的思想。
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的理解,中庸之道中至少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一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是和,和为贵。天人之间要和,人间要和。
《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中庸之道就是正确的道理,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反思中国近代历史,中庸之道太有深意了。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这是讲的中庸之道的和。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皆中节,是发得恰到好处。喜,不狂喜,不该喜而不喜;怒,不狂怒,不怒得发疯,不该怒而不怒。能这样,就是和,就是“致中和”。
孔孟都是讲“仁”的,讲仁政的……仁政,简单地说就是爱人之政。
仁政的理想,仍是使民和乐安定,不走极端。
儒家讲礼。礼有两种作用:一是促不及,而是限过激。
礼、仁,都是要和为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无怨,就是和。
所以,儒家的全部思想,忠、孝、仁、爱、信、义、礼等,都可以归于中庸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有删节)
作者
:何兹全
编辑
:覃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