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等六大项目签约落地产业功能区

日期:03-23
电子信息功能区电子科技大学

原标题:电子信息等六大项目签约落地产业功能区

赋能66个产业功能区 “校企双进”活动启动仪式昨日举行

5G展台的机器人讲解员。 (记者 马丁摄)

逐梦高质量,成都将66个产业功能区作为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换挡,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如何推动创新资源向66个产业功能区集聚,从而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源?

22日,由市政府、电子科技大学主办,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承办的“校企双进”活动启动仪式暨“企业家进校园”电子科技大学专场活动举行。活动中,产业功能区及企业与电子科技大学六个项目现场签约。此外,此次活动设立了专题对接环节和科技成果超市,促进科技成果在产业功能区转化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形成“城市发展事业合伙人”。截至目前,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与近200家高校院所和央企省企签订校院企地合作项目374个。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成果转化不再“墙内开花墙外香”

22日一大早,17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从全市各地纷纷赶来,相约电子科技大学。大家共赴的这场“科技之约”是为了共同挖掘高校这一潜在创新富矿,寻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电子科技大学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做到什么程度,这是企业非常需要的。”洪泰资本控股副总经理李言表示,“以前我们把目光更多瞄向国外、瞄向北上广,其实成都本地就有很好的技术支撑,非常期待以后能与电子科技大学加强合作。”

“创新科技成果如果要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首先要选准优势产业方向,成都本地基础好的产业能够承接学校的技术成果。”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张万里分析,通过政府搭平台,建立校企地合作常态联系机制,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很多成都高校的科研成果的第一选择可以是在本地转化而非去沿海等地,避免科技成果转化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此次活动设置了专题对接环节,让高校推介成果、企业发布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这样的需求对接,将进一步整合高校院所优势学科,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扭转企业舍近求远找成果的局面。

据了解, 作为“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品牌之一的“企业家进校园”,将聚焦我市66个产业功能区发展需求,定期遴选一所域内或域外重点高校,聚焦优势学科资源,组织相关产业功能区、企业、投融资或技术转移机构等,在学校现场举办专业化的成果对接活动。通过企业家进校园,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精准对接平台,真正实现政府搭台,科学家和企业家唱戏,积极推动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大学与产业功能区的融合,促进创新资源向产业功能区流动聚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六个项目签约交换文本

推动共建公共技术平台

记者了解到,“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包括由“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个活动板块构成。在此次的“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上,六个项目现场交换文本,涉及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包括电子科技大学与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社区,电子科大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建工业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四川易诚智讯与电子科大共建联合研究院,成都电科慧安科技有限公司与电子科大共同开展警务微波技术和装备研究,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电子科大共同开展HWDV7芯片抗辐照技术开发,京东方与电子科技大学将加强技术合作开发。

“电子科技大学将充分利用学科及人才优势,服务富士康科技集团及当地企业,并辐射全国。”电子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电子科技大学—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业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设立及创新运行模式,为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公共的、开放性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聚集,提升先进技术等创新研发能力;通过工业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创新、消化吸收提高,积极推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于工业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我们将与电子科大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组成工作推进小组,加快合作项目推进工作。”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人才基金,协商制定产业教授评定标准,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动项目联合攻关及高校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同时,双方将共同推动电子科技大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共建公共技术平台,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助力区内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

而四川易诚智讯与电子科大联合研究院主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创新、消化吸收提高,积极推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企业提供公共性、开放性的技术研发及产品验证、检测服务等。

设立科技成果超市

AI商业卫星比同重卫星“聪明”千倍

具备自记忆、自识别、自处理、自适应能力的AI卫星,比同重卫星“聪明”1000倍……电子科大研制的全球首颗双核AI商业卫星吸引了许多企业的眼球。“AI卫星是将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嵌入卫星,使其具备更强大的数据自动分析能力,可以在太空中对拍摄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并传递给地面,其照片处理能力是同重量卫星的1000倍以上。”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无法行走的残疾人,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迈步走路。在科技成果超市,外骨骼机器人同样引起关注。记者看到,展示的医用外骨骼机器人主要针对下半身瘫痪的患者,帮助他们实现坐、站、行走等基本功能,被称为“可穿戴的机器人”。

“机器人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能够感知到患者的意图,如果出现偏差还能及时纠正,避免摔倒。”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用外骨骼机器人平均每秒能够行走0.3米,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行走8小时左右。

“这个机器人十分先进,可以帮助瘫痪患者实现坐、站、走等基本功能。”成都慧拓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明名指着可穿戴的机器人说。“我们企业主要研发机器人,正好有这方面的技术需求,希望能与电子科技大学加强合作。”

记者了解到,此次分会场均设立科技成果超市,展示微波技术和集成电路领域成果。此外,超市还配备了专门的导购员,帮助与会的企业家进一步了解相应的科技成果,促成项目对接。

“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活动聚焦我市“5+5+1”重点产业领域,探索校院企地深度合作新模式,搭建产业功能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精准对接平台,引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外国专家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可以积极促进构建优势学科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重构创新创业创造要素流向

为66个产业功能区赋能

产业功能区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和先进要素聚集平台。以高质量发展要求重塑城市战略优势,66个产业功能区架构起了成都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地理版图。

城市群落的竞争,依靠低成本发展的路径已难以为继,产业功能区的谋篇布局,其意义在于要成为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承载之“器”。相较于传统的产业集中区、开发区,产业功能区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的方式,吸引创新、研发、生活、生态等复合型要素在一个区域里聚集。

去年,我市GDP已超过1.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万亿的背后,我们也能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向产业功能区流动聚集的探索中,如何引导、推动高校、院所、园区、企业的创新资源,更精准地“流”向产业功能区,推进高端资源要素向功能区聚集,已成为赋能产业功能区的核心之要。

“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大板块构成了“校企双进”活动,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朴实却务实。紧扣我市“5+5+1”重点产业领域,结合产业功能区需求和高校、院所、企业的优势资源,用城市推动、市场行动的方式,重构创新创业创造要素的“流向”,让企业家走进校园、让科学家走进园区,让科技成果在成都转移转化,成都在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再度前行一步。

(记者 宋妍妍 实习记者 吴怡霏 曹凘源)

多杰热旦在贵德县调研时强调 要强化底线思维 以扎扎实实的作风狠抓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顶层规划设计》通过专家论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