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只有15%的养老金入市,理想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担心。
事关亿万百姓“养命钱”的养老金,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则关于养老金入市规模过低的消息,引起各界关注。
人社部基金监督局局长唐霁松指出,目前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只占基金累计额的15%,占比过小。未来要推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扩大养老基金投资范围。
截至2018年底,全国17个省区市养老金委托投资的金额为8580亿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超过5万亿。
这则消息同时也打破了三年前官方的美好预期。2016年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正式启动。彼时,业内预计用于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可达2万亿。
无奈理想丰满现实骨感,8580亿的现实与2万亿的预期相去甚远。
养老金入市规模仅占15%,余下的85%在何处?据唐霁松透露,还有大量的养老金存在银行或购买国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风险也在加大。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沉睡”的养老金
国家为何鼓励养老金入市?其实,养老金入市的背后逻辑是为了让大量长期“沉睡”在账上收益过低的养老金,实现更充分的保值增值。
根据唐霁松介绍的情况,目前除了少量养老金入市,大部分养老金还长期“沉睡”在银行储蓄账户,其收益主要来自银行利率。
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进行过测算,若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基准,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养老金贬值了近千亿元。
在受到“躺着贬值”的诟病后,国务院在2015年8月正式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鼓励地方养老金进行投资运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按理论来说,养老金结存越多,贬值风险就越大,再加上有了国家政策加持,地方政府应该更有动力将养老金用来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地方对养老金入市的意愿并不强,这是为何?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战略所副所长王海涛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分析了两方面原因,一是风险,二是空账。
具体来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股市此前一度低迷等因素对养老金投资的稳定收益和保值增值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这是影响地方养老金投资的核心因素。
“在当前权责不清,或者只有鼓励但没有相关细则出台的情况下,面对金融市场上存在的投资风险,地方肯定有所顾虑。”王海涛说。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养老金存在“空账”问题,而且有结存的地方主要是依靠财政补贴才有累计结存,因此能抽出进行投资运营的资金并不多。
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金仅限于境内投资,目前主要有存款、国债和股票基金三种投资类型,并且各类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合理控制投资风险,“风险低的投资比例高,风险高的比例较低。”
2017年,中国养老金的投资收益额为87.83亿元,投资收益率5.23%,远高于同期银行的存款利率,但委托投资省份对于5%的收益率并不满意。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养老金投资运营初期,在多方因素制约下,能够取得超5%的收益率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未来可扩大养老金的投资范围来追求更好的收益。
入市意愿不强怎么破?
“解决养老金入市比例不高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说。
目前,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大多停留在省或地市一级,地方扮演养老金投资运营的主要角色。房连泉认为,一旦实现全国统筹,养老金全部归集到中央财政,结存的资金可以最大化进行投资运营。
实际上,实行养老金全国统筹也存在相当大难度。房连泉提出一种思路,先实现省级统筹,再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去年6月,有关部门已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这就是向全国统筹的一种过渡。
对于加强养老金入市力度的命题,业内专家纷纷奉上最优解。
董登新鼓励扩大养老金投资范围,未来中国养老金投资可扩围到资本市场的新品种,比如资管类和私募类产品,但借鉴美国的投资风格和投资标的,他更建议投资公募类产品。
王海涛则更加强调通过加强资金监管,以及尽快出台保障各方权益的相关实施细则,降低养老金投资主体风险,减少投资顾虑。
对于养老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美国的成功经验可以提供一个良好范本,但这个成熟市场的成长过程,也花了美国40余年时间。中国鼓励养老金入市仅三年有余,未来要形成成熟市场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