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融媒体”时代,我们当抱拥全新的未来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1月27日人民日报)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如果说前些年还只是观望、试探,那么这几年融媒体显然已经进入了最大范围、最活跃的发展时期,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县市级媒体,都已经或正在踏上“融媒体”这列快车,在全新的媒体运作中进行着自我变革。
“融媒体”乃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对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次重新认识和适应媒体的过程。10年多以前,西方一些传媒界学者就预言“传统媒体将会在2017年死掉”,这些年不断关停的传统媒体也在印证着这个预言,正因为如此,“融媒体”的建设与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传统媒体也正是借此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尽快转型,完成媒体变革时代的“蜕变”。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传统媒体人需要跟上认识,挣脱思想束缚,改变传统媒体的思维、采写、传播方式,适应变革,掌握主动权。不难发现,在任何一次社会变革中,有预见性、有主动权的,往往都能成为制胜者。那么我们的主动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力提升、创新表达自然是关键。“传统媒体死去”,“死”的只是因循守旧的表达方式,是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的传播路径,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我们如何将这种延伸与受众进行有效的对接,使自己的内容产品在万花齐放的网络时代拥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我们摆脱以往的内容生产路径依赖,摆脱“一篇通稿打天下”的思维,以创新型产品参与竞争,重新吸引关注。
“不日新者必日退”。媒介融合是包括了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在内的组织之间的战略和文化联盟,这也就要求媒体人必须掌握多种技能,为内容生产的即时性、多样性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已经成了目前全媒体记者的“标配”,这也理应是所有传统媒体记者适应新的发展而努力的方向。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媒体人来说,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新一代的媒体人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成为了融媒体的中坚力量,还没能完全适应的人也可以奋起直追,迎接这场媒体大变革,在这其中,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在各种平台上转战、定位,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使媒体人的个性价值最大化。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依存,形成了立体的“全媒体”,也即融媒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征程,如今,“融媒体”发展的集结号已经吹响,那么,我们便努力奋进,抱拥未来吧!
■本报评论员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