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冲刺2020: “6+1”国际金融中心蓄势待发 科创板、注册制箭在弦上

日期:01-23
行动计划科创税收

原标题:上海冲刺2020: “6+1”国际金融中心蓄势待发 科创板、注册制箭在弦上

本报记者周炎炎上海报道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到冲刺阶段。

1月2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上海争取到2020年建设形成“6+1”格局的国际金融中心,即建设“六大中心”,并形成“一个系统”。“六大中心”包括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国际保险中心、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支付清算中心和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

1月22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还须采取措施重点推动发展资本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并探索建立税制简化、税负较低的功能性税收政策支持体系。

探索税收改革

《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预期性指标:

一是金融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境外投资者规模显著扩大,国际债券规模显著增加,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上海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显著扩大。

二是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安排更加完善。

三是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上海金融人才结构明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高。

徐忠在介绍《行动计划》时表示,虽然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也要看到,伦敦金融城近期发布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上海排名第五,而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经济体,可见上海与国际其他一些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存在差距。

根据1月22日上海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全年数据显示,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81.6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市生产总值17.7%,占全国金融业増加值的8.4%,居全国城市之首。

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徐忠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对标国际金融中心寻找差距,推进相关改革;二是要注重借鉴新兴国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好的做法,取长补短;三是要重点推动发展资本市场,核心是强化融资功能,按照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进行改革发展;四是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国际性金融中心的集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五是要深入研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的税收问题,重点围绕金融服务领域,探索建立税制简化、税负较低的功能性税收政策支持体系。

科创板“一企一策”

至于万众瞩目的科创板,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郑杨表示,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目前进展顺利,正在稳步推进,近期将会就一些规则制度征求意见。目前上海形成了协调机制和工作方案,正在抓紧排摸筛选优质企业,做好试点企业的储备。

郑杨称,下一步还将抓紧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全力配合做好方案制定、规则完善、技术系统开发的工作,做好宣传推广政策解读的支持;二是培育筛选后备企业,已经组织了联合调研组,聚焦关键的产业领域,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集中走访,采取“一企一策”,提高上市效率;三是强化地方服务保障,对标科创板企业的标准和特点,做好企业上市前后服务。

上海市证监局局长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已经将科创板的落地列为全系统当前首要的一项工作任务,正在集全系统之力推进,上海证监局也在配合做三方面工作:一是作为证监会在沪派出机构,承担对接上海市政府、上交所的职能;二是配合证监会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集证券公司、科创企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并向证监会反馈;三是参与市政府排摸上海科创企业的走访,了解“苗子”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融资需求,指导其做好准备工作。

下一步,上海证监局将鼓励证券公司和基金机构等市场主体,加强对科创企业的资源投入,并从监管的角度上,为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准备,为科创板稳妥起步打好基础。

1月22日,一位上海金融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科创板鼓励“小而美”的“硬科技”领域的企业上市,主要是为了挖掘有成长性和潜力的优质企业,目前走访的企业中包括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云计算等领域。

与2016年推出的上海股交中心的科创板相比,这位监管人士坦言,股交中心科创板只是区域性股权市场,适用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科技类创新类企业,“打个比方,股交中心科创板是‘托儿所’,而上交所科创板至少是‘本科’。”他说。

“科创板的成败不在于‘创’,而是注册制。”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有未能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创业板作为镜鉴,如果解决好监管与市场的问题,不光科创板一定能成功,中国资本市场也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刘胜军指出,关键在于IPO是实质性审核还是程序性审核,如果是实质性审核,公司的营收规模和业绩盈利情况要求可否降低?如果由市场发挥作用,那么什么时间上市,发行价、市盈率,都应该让市场来决定。

债牛中的趁热打铁:首月近2000亿地方债发行来袭 证监会新年首罚落地中航证券前员工“卖房炒股”遭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