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正义人物杨光照:"枫桥经验"的实践者

日期:01-22
诸暨杨光照枫桥

原标题:2018年度中国正义人物杨光照:"枫桥经验"的实践者

编者按:2019年1月21日,由正义网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2018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在过去一年中,坚守法治信仰、弘扬正义精神的周会明等10位个人和团体荣膺2018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称号。从21日开始,我们陆续推出这些正义人物的采访报道,从朴实的字里行间去感受正义的力量。今日推出的是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老杨调解中心主任杨光照的采访报道。

老杨的135本日记本。

正义网杭州1月22日电(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何若愚)参军18年,从警24年,“退休”8年,调解案件1900余起,结案1850余起,调处成功率98%以上,纠纷结案率100%,帮助兑现各类经济损失赔偿(补偿)8300余万元,百姓满意度高达100%。在“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有困难找老杨”成为当地百姓的口头禅。老杨,便是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老杨调解中心主任,今年68岁的杨光照。

老杨上门调解现场签订和解协议。

“舍不得离开,那就发挥点余热吧”

2018年12月初,一个寒冬的周末,时不时下点小雨。杨光照和平日里一样早早起床,6点20分便走出了家门。杨光照的上班路程挺远,要先坐公交车到诸暨市区,再转一趟车到达枫桥镇。一个半小时后,他准时出现在老杨调解中心,这里还有一起案件在等着他调解。

2018年11月,在枫桥镇打工的贵州人龙某驾驶电瓶车在镇上撞倒了60多岁的张老太。经交警鉴定,龙某负全责,需赔偿张老太6000多元医疗费。龙某不服,觉得由于自己是外地人,交警处理肯定有所偏袒,于是一直不肯露面,双方也无法调解成功。之后,案件便送到了老杨调解中心。

杨光照了解到,龙某早已离异,在枫桥打散工,没有积蓄,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抚养,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撞了人,还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杨光照先从法理入手,告知双方当事人交通肇事的相关赔付标准。之后趁双方各自讨论之时,杨光照对他们进行了分开调解。

老杨向当事人了解案情。

杨光照对龙某进行了耐心地劝导:“你到了枫桥,就是枫桥人,我们绝对不会因此偏袒对方。你想想如果是自己被撞了,对方不负责,你该怎么办?何况人家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在杨光照的劝说下,龙某表示愿意借钱赔偿,但由于在枫桥没有亲戚,朋友也不多,凑到6000元有一定难度,但他保证一定可以凑到3000元。

在另一个房间,杨光照告诉张老太及其家属,虽然这场事故打官司是稳赢的,但如果对方没有钱,执行起来还是有困难。打官司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需要再权衡一下……

最终,龙某凑齐了3000元,双方达成和解。

案子调解完,天已经黑了,杨光照顾不上休息,坐下来将这一天的案件重新总结梳理了一遍,细细记在日记本上:“别看很多案子看上去都是小事情,调解起来却不容易,需要投入极大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大家都说我是老娘舅,其实他们不知道我还有个外号‘两头乌’,早上天不亮出门,晚上天全黑了才能进门。”杨光照告诉记者。

1986年,杨光照从部队转业来到枫桥派出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本小小的笔记本,杨光照从此便在枫桥镇扎下了根。1994年,做了8年内勤的杨光照转岗为基层社区民警,开始接触基层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本着“枫桥经验”精神,杨光照结合实际,在工作中积极开展警调联动,化解群众矛盾,被群众誉为“堂宗娘舅”。渐渐地,杨光照的调解工作出了名,“堂宗娘舅”的名号也越叫越响。

2010年,杨光照要退休了,但群众却不答应。“当时老百姓说,舍不得我,让我不要走,我真的很感动。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我对他们也是感情深厚,我想,那就发挥点余热。”杨光照自豪地说。于是,本该安享晚年的杨光照决定留下来。休息3天后,杨光照又出现在了枫桥镇大溪村的调解现场。

之后,在诸暨市公安局及枫桥镇政府的支持下,杨光照牵头成立了浙江省基层公安机关首家民间调解组织“老杨调解中心”,继续每天奔走在矛盾纠纷的防范化解工作中,成了专职的“老娘舅”。

调解成功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依靠群众的力量”

总有人会问杨光照,为什么再复杂的案子,到了你手上便能迎刃而解呢?对此,杨光照摆摆手,调解可没有什么法宝,全靠一腔热情、十分真诚,要让群众觉得你是他们的人,这样才会让群众真正信赖。“调解可不是‘和稀泥’!我们总结了一个调解八法,包括依法疏导法、把握重点法、换位思考法、背面结合法、联动调解法、案例举例法、借助力量法、情感感受法。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依靠群众的力量,这不就是枫桥经验的精髓吗?”杨光照说。

杨光照兴致勃勃地拿出一个“宝贝”给记者看,这是一本非常陈旧的通讯录,封面早已破损。但说起这本通讯录,他却显得非常自豪。杨光照介绍说,这本通讯录里面全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得力助手”。他们就是来自枫桥社会各界,一群愿意为调解纠纷出力的热心志愿者。

他们有的是主动申请加入志愿团队,帮助化解镇上的矛盾;有的则是老杨团队上门邀请参与的热心肠人士。既有企业职工,也有政法部门的工作者。“诸暨人讲面子,重情义,这些志愿者往往能在调解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前段时间的一起案件让杨光照觉得尤为典型。

枫桥镇村民李某做小工为生,2017年,他受邀去帮山下湖镇的低保户洪某家做小工。结果李某在去帮工的第二天,便在途中意外摔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对于李某一家,如同晴天霹雳。他家里有患精神疾病的妻子,常年需要吃药,女儿刚刚职高毕业,还没有参加工作。而雇主洪某是低保户,完全没有能力承担李某的死亡赔偿金。于是,案件双方当事人找到了杨关照。

杨光照了解到,李某一直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事发后李某的家属也没有对其进行死因鉴定,失足跌倒是不是因为自身疾病导致?

双方的第一次调解,李家一方要求洪家补偿70万元。洪家当即一口拒绝,提出只能拿出2万元给家属作为丧葬费。由于差距太大,第一次调解不欢而散。第二天,李某的家属又找到杨光照,要求继续调解。鉴于洪家确实没有钱,当初介绍用工的洪某的妹夫答应拿出5万元来,总计7万元赔偿给李家。李家还是不同意,并在调解现场大哭。第二次调解又在混乱中散场。

之后,洪家对杨光照说不想再调解了,直接打官司。杨光照耐心地劝导说,走司法程序,耗时长,这对双方、对社会都是负担。杨光照仍然希望努力把双方拉回调解当中。

之后的调解中,双方的补偿金额从7万元谈到了10万元,但还是迟迟无法达成协议。

“最后这个案件能调解成功,多亏了我的通讯录。”原来,他发现通讯录里有一名志愿者,正是李家的亲戚,而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他便打电话给了这位志愿者,让他单独给李家做思想工作。这位长辈二话不说答应下来。他告诉李家,洪家是真的有困难,经过协调,老杨调解中心还会从工作经费中拿出来2万元来促成双方和解。12万元,虽然还是与心理价位有差距,但确实是大家最大的努力了。结果这番劝导还真起了作用,李家同意了12万元的赔偿条件,双方签下了和解协议,案件经过整整五天终于调解成功。

调解成功双方握手言和。

杨光照笑着说:“你看,这是我本事儿大吗?不是,靠的是群众的力量。”

目前,老杨调解中心背后的调解志愿者团队成员已有138人,实现了各个行政村、企业全覆盖。

“我只是群众的一员,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枫桥经验才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杨光照说。

调解现场。

“正义之于我,就是踏踏实实把群众的事办好”

打开老杨的铁皮柜,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上百本日记本。斑驳的封面,透露着岁月的痕迹。翻开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调解笔记,时间、天气、当事人、调解人、当事人陈述的内容......

“我一直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这135本日记本里记了起码有上万人的情况了。一个呢,调解的时候,人家在说,我很认真地在听在记在分析,他们会有认同感。还有一个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案件我还可以回头去看看一些细节。”杨光照对记者说。

多年的耕耘,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14年,老杨调解中心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杨光照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6年7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法治人物;2018年3月被评为中国好人和浙江好人;2018年6月被司法部聘为全国人民调解专家;2018年12月被评为CCTV 2018年度法治人物......

面对荣誉,杨光照却表示:“我只是个平凡的人,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老杨调解中心以及整个志愿者团队的。”

对于获评2018年度"中国正义人物",杨光照感到有些意外,但仍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对于正义两字,杨光照也有自独到的理解:“正义就是弘扬正气。我干不了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能踏踏实实把群众交给我的每件事情都办好,这样就够了。”

如今杨光照已近古稀,但几乎全年无休。调解起来往往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工作到后半夜,但他从来没觉得这是个苦差,反而乐在其中。平时空闲时,老杨还会抓紧时间钻研法律条款:“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群众的法治意识可是越来越强了,作为调解员如果不懂法那就得下岗了!”

而问起老杨准备什么时候真正“退休”,老杨笑着说:“我从来没有给自己设限,只要群众还需要我,而我身体又吃的消,就会一直一直干下去。”

PSA全球销量增长,但在华表现愈发低迷 公众号植入广告不能任性 专家:规范事前审查事后也要追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