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冬KO田野”是闹剧,但传统武术不应被“众嘲”

日期:01-14
武术徐晓冬格斗

原标题:“徐晓冬KO田野”是闹剧,但传统武术不应被“众嘲”

▲徐晓冬对阵田野。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号称打倒“格斗狂人”徐晓冬的民间武术爱好者田野,在徐晓冬几下重拳的锤击下,成了“独眼怪兽”。

1月12日晚,此前放言揍死徐晓东的54岁焊工田野,在挑战徐晓冬的最后一回合中,尝试用没有被纱布包住的右眼去辨认对方,再启动他的绝技“铁牛肘”和“里合腿”反击。但是,很不幸,徐晓冬用一记飞膝果断破了田野的念头。

在雷雷、马保国、徐昌华师徒先后挑战徐晓冬失败后,身为传统武术练习者的田野被KO,原本并不稀奇。可在网上,这场所谓的“徐田大战”却掀起不小的动静,这既是因为田野本人此前的吹嘘,让比赛变成了“大型打脸秀”,也是因赛事举办方“恶意满满”——就像有些人说的,这纯粹是为了商业利益而制造假武术大师让徐晓东打,也就是为了被“打假”而“造假”,通过让假大师被打,博取看点和噱头。

▲徐晓冬田野格斗比赛海报。

这些看点的确道出了此次比赛的不堪,但不得不说,自徐晓冬打假和挑战传统武术以来,广大武术和格斗爱好者们很难回避几个关于武术的常识和事实:

首先,中国传统武术由于长期侧重于健身、表演、竞技和套路训练,缺乏实战对抗的机会和进行技术提升,武术的实战性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次,近三十年来,由于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被抽取出来进行职业化和标准化的训练,形成现代散打运动,并逐步与现代综合格斗融合。而被抽取了对抗技术的武术,其实大部分拳种已成为一种普通的全民健身体育运动。传统武术已不能与现代散打、拳击、综合格斗等格斗运动同日而语,并放在一个产品空间中竞争,二者差异很大。

再者,国际现代格斗运动的技术日新月异,而传统武术的观念思维和训练模式仍旧无法赶上世界潮流,未来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田野的失败,直接原因的确是个人学艺不精——田野只是一个业余武术票友,与徐晓冬这样的半职业格斗选手在时间、系统、技术投入上,都有着较大的专业差距。但根本上,是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改革与进化上的差距,也是中国传统武术格斗技术与世界格斗技术的差距。

▲田野面部被打伤。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而这些常识,这几年正为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练习者们所接受。田野的失败,必然遭到嘲讽。但让人警醒的是,这其实是传统武术的普遍现状,再换一个武术票友“王野”“高野”挑战徐晓冬,结局多半也是如此。

中国武术目前的惨状,其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传统武术界也发生过。上世纪中叶,由于拳击、泰拳等现代格斗和进攻型拳种的出现,曾将日本传统武术空手道打的和田野一样分不清东西南北,鼻青脸肿。

但在吸取了惨败的教训后,日本空手道及时吸收了西方现代格斗的体能、耐力、抗击打和格斗技术来充实自己,在提高技术的同时,并大力发展商业赛事“以武养武”,通过三十年的洗心革面,使日本传统武术以新的面貌影响世界。这值得中国武术借鉴和学习。

就这次赛事来说,有人说,这是一场恶意满满的比赛,目的就是为了让田野出丑,这些可能都不假。目前我国商业运营的武术格斗赛事在国内还在初级阶段,一些类似炒作、拳手间的不公平竞争和过渡娱乐化包装,在这几年的格斗赛事中屡屡出现。如同传统武术要浴火重生一样,商业赛事也需要兼顾伦理原则和运营规范,逐步与世界格斗竞技赛事接轨。

炒作也好、闹剧也罢,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受到刺激的传统武术能知耻而后勇,走出套路和表演,改革格斗技术,真正走上武术格斗比赛平台,而不是迎合大众的情绪,扮演一个“小丑”,收割一波流量就退下。

□李晓栋(作家、编剧、上海市武术协会会员)

编辑 孟然 校对 危卓

#地方两会#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敏在市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癌症老人颈部长“两个血葫芦” 妙手医生团队一次五项手术完成切除修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