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朝阳区:以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朝阳区双创基地为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闫寒 摄
无需镜头拼接、不用旋转镜头,可以一次采集并成像,清晰地获取方圆2.6公里范围内的全景立体图像。由吉林省中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60°立体化环形全景成像系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如今已在朝阳区实现了本地转化。
朝阳区作为全省首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区,是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5+1”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阳区打破原有思路,开创性地创建南湖科技创新先导区。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搭建平台体系、完善配套服务、加强落地转化等系列措施,培育出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企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朝阳实际、具有鲜明朝阳特色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路径。
“1+N”政策支撑
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快速发展
“传统的鱼眼全景成像系统需要借助多个镜头拼接成像,但图像易失真、重叠。”近日,在力旺广场的讯飞AI双创基地内,吉林省中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兴指着“360°立体化环形全景成像系统”表示,系统利用360度的平面镜头加210度的竖面镜头,一次采集、一次成像,可以清晰地记录监控范围内的每一个瞬间。“在有效视场内,一台设备替代了传统的几十台设备。”张明兴说,目前,系统已经实现了本地转化,即将应用于汽车的无人驾驶系统中。
2017年9月,张明兴带着他的企业入驻讯飞AI双创基地。“免房租、免水电费,完全是零费用入驻,对于创业之初的人来说太给力了,可以无负担开展创新活动。”张明兴的项目还获得了朝阳区科技局给予的20万元科技项目扶持资金,这让他可以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产品有了,朝阳区政府和讯飞AI双创基地又开始帮助张明兴寻找合作方,一年多的时间,他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前景一片光明。
在朝阳区南湖科技创新先导区内,像吉林省中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这样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数量众多。创新型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朝阳区的相关政策扶持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今年,朝阳区以《推进经济发展若干扶持意见》为主体,辅以科技、财税、招商、项目等专项政策,构建了“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研究开发、市场推广、财税扶持、配套支撑、人才建设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今年前9个月统计数据显示,发明专利申请达3247件,发明专利授权达1123件,政策保障促进科技创新能力节节攀升。
朝阳区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企业,积极培育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为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预计今年年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总数将双双突破70户,形成科技型龙头企业带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为中坚,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支撑的创新企业集群。
如今,朝阳区科技聚集优势已经显现,先导区已成为省内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成为全省重要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光电信息、卫星遥感、生物医药等领域重要产业基地。
“七位一体”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资源产业发展融合
南湖科技创新先导区,堪称长春的“科技大脑”。域内拥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15所科研院所,各类科技研发中心7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光学电子、高分子材料、医药健康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利用这一优势,朝阳区成立了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通过开展技术转让、产品设计、技术咨询等活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将科研机构的技术能力、社会资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机整合,为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实现有机对接搭建桥梁。
同时,朝阳区重点围绕“一区多园”创新转型示范区建设,引导和培育各类孵化基地、孵化园区,目前,先导区内以力旺广场双创基地为代表的11个特色主题园区已经走上良性轨道,吉林高分遥感应用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运营,独立的“数字朝阳”大数据园区已经启动建设。服务机构繁荣发展,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支撑。
“政、产、学、研、用、金、介”七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然形成。在朝阳区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基础上,先导区内又相继成立了吉林省知识产权促进会、吉林省创业创新实训基地、朝阳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至此,以研究开发平台、项目评储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等七大平台构成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日趋完善,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产学研合作、大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技金融等全方面的配套服务。
“一站式”配套服务
汇聚转化创新人才技术资源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保障。在人才引进上,朝阳区落实人才政策,设立科技奖励基金,设立区级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每项最高支持100万元。目前,朝阳区共引进院士18人,培育和扶持3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招揽各类科技人才千余人。
朝阳区打破常规,率先推行了“科技创新券”,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对就地转化的科技成果给予优先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和本地转化率显著提高。
为实现成果的本地转化,朝阳区适时召开信息发布会、项目对接会,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加技术成果交易会,推动各类科技成果走入市场。支持本地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推动国际人才和项目的交流和区域内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先导区创建以来,长春理工大学光谱芯片项目等1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朝阳区实现本地转化,全区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达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