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匡丽娜 赵迎昭)12月12日,“重庆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会上,来自全市10余家学术团体、文化科研单位、高校近百名专家学者,展现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管理中心、重庆图书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研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40年来重庆史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全面展示了重庆几代史学研究专家和学者,在重庆史、抗战大后方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研讨会分为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部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邹后曦、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禹阶、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洪富忠、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馆员艾智科、重庆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志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馆长林勇等人,分别作了题为《中共中央南方局研究新进展》《三峡重庆库区考古与研究综述》《重庆移民史研究》《重庆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及代表人物研究》《重庆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民国文献数据库建设》《统战文化与统一战线历史遗址集群建设》的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是一次致敬时代,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会议。”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说,40年来,重庆史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构建了重庆史研究体系,在重庆通史、重庆城市史、重庆党史等方面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使重庆地方史研究朝着一门独立学科迈出了一大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委提出并实施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让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历史研究成为了重庆史研究中最为突出的进展。例如,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重大出版工程《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将在今年底全部出版。该丛书共计100卷,约4000万字,是目前国内对抗战大后方历史最为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今年,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做了三件大事:其一,召开今天的研讨会;其二,提出了“2+4”重庆历史文化体系,即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其三,与重庆日报联合开展了“重走信仰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重庆红色记忆”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对重庆革命文化进行了梳理。
“时代给与了史学研究者充分展示的舞台,也赋予了责任和使命。”周勇说,未来,重庆学者将与时代一同前行,奉献更多的研究成果。
专家发言摘要》》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
南方局研究成果和党性教育紧密结合
改革开放后,中共党史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南方局的研究工作由此起步。40年来,关于南方局的研究已由历史资料的编研工作向成熟严谨的学术研究转变,在中共党史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成果,深化了对南方局历史功绩、历史经验的客观认识,近年来更是与党性教育等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了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今后,南方局专题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要对南方局的外事工作、妇女工作、南方局与《新华日报》的关系等开展系统研究。
市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昕:
通过多学科方法深入研究巴文化
巴史研究是重庆史研究最基本、最根源的部分。总体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对巴文化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触及到相当多前人未曾涉猎的领域。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巴人和巴文化研究中还有许多处女地值得去开发。
未来,在巴文化起源等方面,可以通过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邹后曦:
三峡库区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热点地带
三峡重庆库区考古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经过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考古界对峡江地区的古代面貌有了基本的认识。1996至2008年,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主要实施阶段,三峡重庆库区的考古工作取得多项重大收获,抢救、保护了大量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
通过科学的发掘工作,三峡库区从考古学研究的边缘地区一跃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热点地带。
三峡博物馆研究馆员艾智科:
加强抗战遗址区域协同研究
重庆的抗战遗址保护工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已经开展了,但多以革命遗迹为主。改革开放之后,重庆的抗战遗址保护工作推动力度较大,成效逐步显现。
重庆的抗战遗址分布在全市多个区县,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抗战遗址区域协同研究。重庆抗战遗址研究还应该加强同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