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织女”:老手艺带来新收益

日期:12-03
南疆地毯美合

原标题:南疆“织女”:老手艺带来新收益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日电(记者郝玉、马锴)新疆和田地区有着手工编织地毯的悠久历史,闻名中外。如今,依靠政府主导、援疆省市助力、乡村能人领头,这门传统手艺开启了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日前,在新疆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克西湾”)生产车间,记者看见,来自玉龙喀什镇达瓦巴扎村的编织工人美合日妮萨·麦麦提敏正在加班赶织一款丝线排列最密、织造难度最高的“900道”高档真丝地毯。28岁的她已经在公司工作8年,是公司技艺最出色的员工之一。

手工地毯是和田的支柱产业,美合日妮萨·麦麦提敏家所在的玉龙喀什镇有“地毯之乡”之美誉。然而,在2010年之前,很多和田地毯企业生产规模小,还有一部分企业仍沿袭着家庭小作坊的生产模式,效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当地农民长期以务农为生,一直无法摆脱贫困。

“想过出去打工,但只会织地毯,没有别的技能。”成为产业工人之前,初中毕业的美合日妮萨·麦麦提敏靠种核桃生活,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和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需要照顾,日子过得拮据。

2008年,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在和田市玉龙喀什镇建成投产,首批吸纳包括美合日妮萨·麦麦提敏在内30名“有手艺、缺平台”的妇女进厂工作,通过培训后上岗,平均每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

经过了半年多的学习实践,美合日妮萨·麦麦提敏很快成为技术“大咖”,“刚到公司时编普通羊毛地毯1平方米还不到100元,现在我学会了编织高档地毯,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美合日妮萨·麦麦提敏说。

目前公司已吸纳600人就业,以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妇女为主。为了让她们能兼顾家庭,公司楼下配有托管所,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看管孩子。工作间隙,她们可以下楼照看、陪伴孩子。

国家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后,援助和田的北京市帮助当地规划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把“纳克西湾”作为展示和田手工地毯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公司发展迅速,在墨玉、洛浦、策勒等县市设立了7家分厂,生产车间从当初的60多平方米扩大到1.2万平方米,地毯年生产能力突破了4万平方米,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产值达2000万元,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纳克西湾”总经理阿卜力孜·麦提玉素甫介绍,公司还计划在内地开店,销售的同时向人们展示精湛的传统手工地毯编织技法,为更多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

面临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传统的和田手工地毯也面临着转型。阿卜力孜·麦提玉素甫说,多层边框、几何图形内填入丰富多变的纹饰,是和田地毯的主要造型,但如果地毯的织法、花色一直保持不变,很难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为此,公司专门请来技术员,每隔两三个月就会设计出一款新图案。另外,还不断发展高端手工地毯产品,并借助旅游打造地毯文化基地。

记者采访了解,“纳克西湾”只是和田地毯产业带动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田地毯企业发展迅速,手工地毯企业达到200多家,一年地毯生产量达80万平方米,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1万多人。

全省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锚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讨会召开 这波“城市人才大战”之后,长沙互联网人才需求已超广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