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晚期癌症病人选择“临终关怀”仅一成,学者建议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长护险

日期:11-03
临终关怀癌症生死

原标题:我国晚期癌症病人选择“临终关怀”仅一成,学者建议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长护险

摘要:我国临终关怀研究和实践始于 1988 年,时间不可谓不早,但 30 年来尚未建立系统的专业化服务,且步履维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问题自古就是困扰我们的终极大事。养老送终与如何安顿生命的最后时光都是人生的重要议题。而在国内,能享受到临终关怀的病患是“幸运”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数据显示, 我国对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服务覆盖率约为 1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在 80%以上。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尊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并由此持续引发关于生死学和生命关怀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

11月3日、4日,上海玉佛禅寺举办“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国际学术论坛。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生死学与生命关怀”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临终关怀”,指的是对临终者的精神上的照护和支持。它区别于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地方在于,病患及其家属已接受了医学上“无法治疗”的判定结果,自愿地将临终者送入“临终关怀医院”。即是说他们认可了医院的“死亡证明”,自主选择了另一种对待死亡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对生命的放弃,而是对生命的全新领悟。与会专家指出,我国临终关怀研究和实践始于 1988 年,时间不可谓不早,但 30 年来尚未建立系统的专业化服务,且步履维艰。

研究表明,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死亡态度。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等根深蒂固的影响,目前对于“临终关怀”的接受度并不高,甚至有的人会认为选择了临终关怀服务就相当于在“等死”;从“孝道”出发,许多子女在面对父母已经无法治愈的时候也是十分抗拒选择临终关怀服务的。

郑振煌教授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面对老、病、死的焦虑与不安将会不断地深化,而直面生死的因缘被现代化的医疗和丧葬习惯掩盖,而生死学教育与临终关怀的缺失,让生死学的学科建设、知识普及和推进临终关怀的实践显得更加急迫。

与会专家指出,上海作为发展较快的一线城市,已经拥有 18 家临终关怀机构,但是使用率还不到 40%。且这个数字相对于被医疗机构判定为“无法治疗”的末期患者的人数来说仍旧杯水车薪,“被送往关怀病院后 93%的患者余命时间约在 10 个月左右,这样的时间分配对于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来说有些过于短促了。”来自京都大学的学者川本佳苗表示。

为此,与会专家建议,支持养老机构开办临终关怀机构,使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长护险报销等;同时加强生死学教育,加快生死学的学科建设、知识普及,同时探索适合现代社会、符合中国国情的临终关怀。

此次论坛主题涵盖临终关怀、生命教育、灵性陪伴、乐龄关怀、舒缓医疗及生死学学科建设等当下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议题。希望通过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思想交锋,从理论层面系统化整理生死学与生命关怀知识体系,引导社会公众对“生命”的全新认知,推动生死学学科建设和生命关怀实务操作,探索总结富有本土特色、易操作、规范化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新模式。

本次论坛也是上海玉佛禅寺生命关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玉佛禅寺在生死学与生命关怀领域的规划与探索。近几年来,上海玉佛禅寺除了一向进行的敬老、助学、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开展了一些列文化、公益活动。如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开展生死学的研究,举办以生死学为主题的觉群人生讲坛;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开展的生命关怀项目也进入了实践阶段等。

2018年初,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启动了生命关怀公益项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联手学界、医疗界等各界人士共同携手推动生命教育和生命关怀事业。

栏目主编:王海燕文字编辑:王海燕

江西任免蒋志红、王福平、杨六华、史文斌、刘翠兰、罗良意等职务 何时蓝天常在? 院士:预计2030至203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