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经济的推动力是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

日期:11-01
民主化吴敬琏法制化

原标题:吴敬琏:经济的推动力是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11月1日下午,经济学家吴敬琏新书《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发布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报告厅举行。在发布会现场,吴敬琏讲述了该书写作缘起和过程,并主要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和逻辑。

在发布会现场,吴敬琏指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主要的动力,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一些障碍,恐怕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对市场化、法制化和民主化改革各种障碍所造成的。

以下是吴敬琏演讲内容:

其实我要说的话都在这个书里了,我稍微说两句为什么写这本书。我在前几天中国经济50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50人论坛成立20周年纪念的研讨会上,我曾经说过,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好的方式,我认为就是认真去回顾这四十年的历程,总结取得伟大成就和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的原因,找准我们继续前进的道路,坚定不移砥砺前行。

这本书也就是一个回顾、反思我们改革开放的历程,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去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来认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第一次尝试,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用一句话来说,我想就是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主要的动力,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这是一个基本的经验,但是你具体地去考察这个改革的历程就可以看到,市场化、法制化和民主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道路上有很多波动、曲折,所以我们需要不是抽象地去肯定改革开放的方向,不是去仅仅停留在鼓掌欢呼上面,而要具体地去考察整个的历程。要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来推动我们进一步的改革。

具体就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来说,也不是从改革那一天起我们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决定进行改革那个时候,我们是从打开一扇窗户去睁眼看世界,得到一个感性的认识,凡是引进了市场经济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快速,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四小龙,跟我们过去的对比很明显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从领导人到我们学界的人士和一般大众都认为引进市场机制,开放市场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是到底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能够保证资源有效的配置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呢?其实因为我们跟世界经济学的主流隔绝多年,基本上受到苏联式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所以对经济学的原理并不懂的。只是后来当我们这些研究人员重新学习了经济学,而且有了新一代的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一些经济学家成长起来以后,所提出我们改革所谓目标模式,在8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许多的讨论。但是这个讨论也并不是非常顺利的,一下子达到了对这个问题本质的认识。实际上从80年代中期研究改革的目标,就面临着一个对哪一种经济模式的选择。对于支持市场化改革的学者来说,主要是在赫尔耐(音)教授说的1B模式和2B模式之间进行选择,所谓1B模式就是间接的行政控制,2B模式就是有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协调模式,在这两个模式之间选择。

首先在1985年的全国党代表会议所作的七五建议里面,肯定了我们新的经济体制有三个基本的内容。这三个基本的内容第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第二是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第三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中国选择了赫尔耐(音)所说的2B模式,有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协调这种模式。但是时间不久,这种模式就受到了怀疑,对这种模式提出了疑问,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重新界定了我们的目标模式还需要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是有名的所谓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个运行机制。

我自己在这几年重新回顾和反思我们改革历程,以前我对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经济体制,是完全肯定的,认为这是一个市场经济一种婉转的表达。但是在我这两年的研究中间,我发现我这个认识是有偏差的。实际上这种模式虽然看起来它是市场引导企业,但市场受到了产业政策以及其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等的扭曲。实际上它是符合于亚罗斯托那(音)所说的1B模式的各种特征的,虽然企业是由市场引导的,但是这个市场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而是受到行政力量管控的,所以它是一种间接的行政控制的经济体制。

虽然在1992年的十四次代表大会以后,确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这种强势政府,强调国企的统治地位,强调选择性的或者叫差别性的产业政策的影响是普遍的、长期的存在,所以到21世纪初期就出现了新的曲折。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这种强调政府的力量,强调增强国有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思想就变得非常强烈。以至于在2005年、2006年就出现了一个跟1995年的党代表会议和后来的十四次代表大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方向逆向而行的这种趋向,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国进民退的逆向潮流。

经过一段时间讨论和经济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现象,越来越认识到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就变得成为一个更多的人支持的新的动向。不管是官员还是民众,这种要求被十八次代表大会,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接受,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们要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来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样,对改革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就使得我们改革明确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从那以后,事情就变得如何执行此前所规定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是这个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碰到很多很多从各个方面来的阻力。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一些障碍,恐怕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对市场化、法制化和民主化改革各种障碍所造成的。

我们现在回头回顾我们历程的时候,其实跟我们当前的问题不是没有关联的。我们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都可以从我们过去四十年所遇到的问题、所出现的各种偏差找到根源,所以我们进一步地全面深化改革和保持我们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经验和教训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来往前推进的,当然这本书只是反映了我个人回顾和思考的一些结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们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还是要通过大家独立的思考,能够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出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和路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就觉得心满意足了。谢谢大家!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王宇 校对 李铭

Topshop天猫公告正式关店 即日起全店清仓 湖北副省长童道驰跨省任海南省委常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