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西安“造港开埠”初见成效

日期:10-31
中欧班列西安造港开埠

原标题: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西安“造港开埠”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李果西安报道

10月30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宣布今年运行班列数突破1000列,由此西安成为继成都(蓉欧)和重庆(渝新欧)后,国内第三座中欧班列年运行量突破千列的城市。

但西安国际陆港集团总经理助理翟若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与其他中欧班列相比,长安号的“千列”运行数据更有亮点,其中包括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均位列全国第一”。

事实上,西安在2008年成立国际港务区之初,便提出“造港开埠”计划,即利用内陆港的建设,推动西安对外开放力度的增长。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西安的下一步应该对相关产业布局加强研究,“这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长安号“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与其他中欧班列相比,长安号在过去数年的运营数据一直排名靠后,而“逆袭”的过程则来自2018年。

来自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长安号全年开行194列,运送货物总重约23.2万吨;而到了2018年10月30日,长安号在今年的开行数量达到1030列,运行数是去年的5.3倍;货值14.9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7.8倍。

10月30日,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港口局局长白秦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西安在2011年便开行了首列中欧班列,但过去几年的效果一直不明显,“最大的问题是西安外向度不够高,没有足够的货物支撑班列开行”。

上述因素也直接反映到运行数据上,直到2017年,在开行中欧班列的45个城市中,西安194列的运营量仅列第17位。

但随着陕西省贸易形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长安号”被地方政府看作是推动陕西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动力。

“当时政府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2018年开行1000列,这与2017年仅开行194列的现状相比,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目标。”白秦滨说。

为了能完成上述目标,长安号的管理方——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始从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第一方面是运营机制的调整。西安国际港务区通过对全国的中欧班列货代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出三种模式,即货源组织完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的“义乌模式”;由地方政府自己成立平台公司的“郑州模式”;以及与地方铁路局成立合资货代公司的“成都模式”。

“可以说上述三种模式都各有特点,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如郑州模式主要存在成本负担大的问题。”白秦滨说,“最终西安结合三种模式的优势,推出了三个平台公司分包运营的思路,即每个公司分别包揽一条班列线路,各自开展揽货业务,独立运行。”

第二个方面则来自回程货源的组织上。“目前国内大部分中欧班列依然需要政府补贴运营的原因,是在于回程货源少导致成本过高。”白秦滨表示,“而长安号主抓的正是回程货源,沃尔沃的汽车,俄罗斯的松木,中亚的粮食、绿豆等,都是长安号回程班列上的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注意到,与其他中欧班列相比,长安号还存在两个明显的区别。第一是规定“空箱不补”原则,即班列若挂空箱运营,则不予进行财政补贴。第二是规定“按需开行”,而非成都、重庆等中欧班列使用的“五定开行”(即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

对此,白秦滨回复称,“空箱不补”避免了对有限铁路资源的占用,同时降低了政府的负担,对于中欧班列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好处;而“按需开行”则是现阶段中欧班列最好的解决方式,“五定班列的运营模式肯定是未来中欧班列的发展方向,但问题是现在大部分的中欧班列不能做到满负荷运载,若使用五定方式开行,则势必造成大量的空箱运行”。

对于2019年,白秦滨称,不会盲目地提高发车量,“稳字当先,将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

“造港开埠”扩大开放

根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前三月,西安实现进出口总值2433.86亿元,增长32.4%,在已公布三季度数据的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列。

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在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成立之初,便提出“造港开埠”计划,希望通过打造内陆的口岸开放高地,推动整个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外向经济发展。

长安号的开行,则是实现上述规划的关键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随着长安号开行量不断增大,其规模效应不断凸显,减轻了外贸企业物流成本压力;其次,长安号切实解决了内陆地区联通国际市场的物流通道问题,使得东部外贸加工类企业更加青睐于在陕西、西安设厂投资,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西安招商引资的一块招牌。”翟若鹏说,“长安号使得西安从过去的内陆城市,变为在物流时间上和效率上都领先的前沿城市。”

然而,长安号突破千列大关,仅仅是开端。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西安若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是更关键一步。

10月30日,长安大学副校长王建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在中欧班列开行已突破千列的城市中,西安依然处于“追赶超越”的过程中,“西安市最大的问题是在产业方面,如与成都相比,西安尚没有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王建伟认为,“依靠开行1000列火车,拉动百万吨的货物,并不能支撑产业的发展,西安应该借助中欧班列的发展契机,不断扩大西安的经济规模,并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整个城市影响力的提升。”

汪鸣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开行规模上去后,应该注重质量的提升,即基于长安号的运营能力,研究合适的产业和商品在西安布局与交易,“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西安的经济影响力,即变通道经济为产业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时获悉,目前日本相关物流公司有意与长安号合作,以海铁联运方式开通日本货物经西安至欧洲市场的新通道。

翟若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方选择长安号的原因,基于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优势,也基于长安号目前所体现出的平稳运行态势,“我们正在研究测试班列的开行细节”。

银保监会:银行对民企放贷要降低抵押担保依赖度 前三季度六成车企利润下滑 一些车企、产品或将被淘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