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刘学均圆了致富梦

日期:10-06
致富梦刘学均贫困户

原标题:贫困户刘学均圆了致富梦

刘学均(左前)和母亲在新房前合影。通讯员 彭超 摄

9月26日,奉节县大树镇庙岭村三社贫困户刘学均又度过了一个忙碌的早晨。

从凌晨两点起床开始,他就在自己新开的“水哥包子店”里忙个不停,到早上9点才差不多收工。

“有奔头,才有干劲。”看着卖得空空的蒸笼,他笑了。

这是刘学均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即将步入40岁的年龄里,他完成了住新房、开店铺两件人生大事,婚事也将在年底办妥。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学均胖胖的脸上荡漾着笑意。

收工后,坐在刚搬进去100来天的新房门口,刘学均向重庆日报记者讲述起了这些变化的前前后后。

建面70平方米,砖混结构,连堂屋、灶房一起共5个房间。或许在不少人眼里,这套新房并不起眼,但对刘学均来说是梦寐以求——在自己人生的前39年里,他和母亲一直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牛圈房里。

牛圈房是什么样子?“当然是又脏又臭,房顶就用稻草、塑料布混合着盖上,四面都漏风,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被子枕头常常被淋湿。”对过去的苦日子,刘学均记忆深刻。

住新房,成了刘学均从小到大的愿望。

但这谈何容易?小的时候,刘学均家里6口人,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建房?他的大姐、二姐、三姐相继去河北安了家,很难帮衬到家里。刘父早早去世,刘母黄术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亦需要人照顾。

刘学均的新房梦就这样无限期搁置下来。直到2014年,奉节县发生“8.31”特大洪灾,当地政府修建灾后安置房,征了刘学均家里7分地,他获得了补偿款近7万元,第一次距离建新房如此之近。

然而,刘学均败给了自己的欲望。平时就认为“小赌怡情”的他,被几个朋友拉到县城“炸金花”,一夜之间将建房款输了个精光。“我妈气得捶胸顿足,我也成了村里的一个笑话。”刘学均无脸面对母亲,只好把二姐从河北叫了回来照顾她,自己则躲到重庆主城,在一家餐馆里打工。

这一去又是3年多,建房的计划成了“空中楼阁”。

转机在今年春节前到来。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大树镇党委、政府积极申请,帮助刘学均争取了2.1万元的D级危房补贴,以及1万元帮扶单位补贴,他自己再借了3万多元,很快修起了新房。今年端午节前,母子俩搬进了新家。

搬进新家后,刘学均不愿意出去打工了,他就想留在家里,一方面照顾母亲,另一方面找点正事做。

他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申请了5万元贷款,还了一部分账,用剩下的钱开起了“水哥包子店”。

每天凌晨2点多,刘学均就起床打豆浆,5点开始包包子,一直卖到早上9点才收工。下午他又要采购猪肉、搅拌、和面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小笼包5角钱一个,每天可以卖400多块钱,遇上赶场天可以卖到600多块,利润有200块左右。”他说,中秋节3天假期自己也没闲着,头两天卖包子,最后一天去车站接女朋友。

说到女朋友,打了半辈子光棍儿的刘学均羞涩起来,“朋友介绍的,我们在微信上很聊得来,她之前在广东打工,现在跟我回了家,以后也不出去了……”

女朋友还没有变成老婆,所以,刘学均还得加一把劲。这个国庆长假,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来旅游的人肯定多,节日期间每天肯定都得出摊儿,多挣点钱,年底把结婚酒给办咯!”

贫困户李朝文“变形记” 山水之城 美食飘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