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需要无数“老黄牛”

日期:09-27
脱贫老黄牛隋维钧

原标题:脱贫攻坚需要无数“老黄牛”“

脚下没泥,心里没底。”自2014年底担任兴安盟盟委委员、行政公署常务副盟长以来,隋维钧每年深入基层时间超过200天,走遍了全盟56个苏木乡镇、847个嘎查村和1500多个自然屯。(9月21日 《人民日报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老黄牛”精神,吃苦耐劳、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隋维钧同志就是这万千“老黄牛”其中的一个。勤勤恳恳,因户施策助力脱贫。在隋维钧组织推动下,兴安盟创新出台产业扶贫、住房保障“两挂车”和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活救助“三张网”的政策措施,一户一策,因户施策,为脱贫找到具体可行的有效抓手。近3年来,兴安盟4.8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增收致富产业,9.04万农牧户搬进了新房,4.2万名贫困家庭学生不再为学费发愁。贫困户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对应的扶贫之举也就因家各异,这就需要因户因家制定科学可行的帮扶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执行,这样才能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吃苦耐劳,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为防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穿新鞋走老路”,就需要广大扶贫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去实地调研,加强扶贫领域调查研究工作对精准扶贫至关重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家中才能找到致贫原因、才能实事求是地完善扶贫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提高脱贫实效,确保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开展前期调研。

正如隋维钧一样,发现农户的“浸种催芽法”导致幼苗发芽慢、成活率低,经过多方调研走访,提出建设工厂化浸种车间,以标准化药剂配比,进行科学育苗,使水稻产量与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埋头苦干,义无反顾服务群众。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

“春风润物细无声”只有把扶贫工作中的小事都做好了,人民群众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正如隋维钧一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带领村干部与群众一起继续完善、扩大城头村的“致富版图”。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合江县榕右乡 肖艳

海淀:“四表四标”规范派驻机构考核 88辆“克隆出租车”被依法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