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筑梦——徐培晨翰墨情怀理论研讨会实录

日期:09-29
猿猴徐培晨老师

原标题:初心筑梦——徐培晨翰墨情怀理论研讨会实录

时间:2018年7月15日

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持:唐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荣宝斋画院院长)

唐 辉:

徐培晨先生是一位成就非常大的画家。我们今天在人民大会堂研讨徐先生的艺术成就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关注徐培晨先生。

一、徐培晨先生是少数多年来在中国画坛比较活跃的书画家。我认识徐先生是2000年,那时候徐先生正在做全国巡回展。那个展览一做就是4年,非常成功,也很有影响力。之后,徐先生每年都有活动。这种学术活动频繁的画家不多。他的这种现象也应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不断增加,从徐先生的作品中能够感觉到他的不断精进,功力越来越深厚。他以前更注重的是造型与灵动,而近些年更注重笔墨的表达,作品更加显得浑厚。这也是徐先生作品更加个性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徐先生非常勤奋。他是当今画坛创作量非常大的画家。因为中国画创作多元化以后,每个画家每年的创作数量并不一样。正是徐先生的勤奋使他找到了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的磨练达到了心手合一。这也是徐先生艺术上较为显著的特点。

四、徐先生长期以来热衷于公益事业。他先后建了5个艺术馆,将自己的作品及藏品无偿的捐赠给了国家,这对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4点,各抒己见,展开研讨。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次参加徐培晨先生的近作观摩展,给我的触动很大,徐培晨先生的进步是巨大的。猿猴画题材在画史记载上也有一些艺术家为之,徐培晨先生把这一通俗的题材画得雅俗共赏实属不易。早些年我刚看到徐培晨先生的画作时,也有一些通俗的作品。但近些年来,徐培晨先生在技法上下功夫,研究传统,将俗的东西向雅的方向发展,始终追求着自己的艺术语言。他不仅使这一题材让老百姓喜欢,而且他的艺术语言包括用笔、构图、色彩都饱含艺术感染力。将他的近作与十多年前的作品比较,就会发现他进入了雅的境界。这极为难得。徐培晨先生为追求猿猴画艺术的高水平、高格调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钦佩。

他画猿猴的个体与群体,不仅塑造猿猴自身的形象,更注重猿猴与周围环境,或是高山流水,或是花草佳果,或是树木丛林,融为一体,更有猴与猴、人与猴之间的交流,它们的动作和表情都画得形神兼备。所以,我认为当今画猿猴画题材的画家,徐培晨先生是走在前列的。同时,他无疑也是当今中国画领域前几位的画家。我对他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看了徐培晨先生的近作以后,谈一谈几点启示。

大家一看到徐培晨先生的美髯,很容易就想到张大千。张大千的艺名就叫爰,字季爰。据说他的母亲在他出生之前梦到了黑猿,说他是黑猿转世,但他没有专攻画猿。而真正把猿猴画成功的,是爰公徐培晨先生。

徐培晨先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中国画猿猴最著名的画家。前段时间,北京有位收藏家收藏了一幅徐培晨先生几年前的画作《百猴图》。我仔细品读了画上徐培晨先生所题的一首诗:“画猴历岁又经年,苦言五次与三番。酒酣写取千千万,且任他人称猴仙。”从他的题画诗里可以看出,他几十年来“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多次去猿猴的栖息地写生,集中精力,专攻这一题材,就能画得出神入化。

看了徐培晨先生的作品,我感到他的艺术成就有4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以专养博、以博带专。猿猴是他的专,但仅仅是猿猴还不够全面,他花鸟、山水、人物都画,有专也有博。从他的观摩展作品即可看出,一部分是猿猴画,一部分是山水、花鸟。尤其是他的大写意花鸟,我们以往对他的关注不足。这其中有一幅作品就是介于山水、花鸟、人物之间,画的是芭蕉、竹子、远山、红日,其中有一座山峰画的像普贤菩萨骑着大象在晨曦中前行,并题诗:“七彩云南天下奇,佛天景物迎晨曦。菩萨普贤乘坐骑,宝兽姗姗步轻移。”这是一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作品,非常富于想象,是神来之笔。这说明徐培晨先生不但猿猴画得好,而且基础很宽博,修养全面,有广泛的基础来推动他的猿猴画,所以画得非常出色。

二是跨界造境、生动新颖。他的近作采取了动物与山水、花鸟相结合的构图。近现代也有画猴的艺术家,齐白石也画,他画的只是一只猴或是一只猴捧着桃。而徐培晨先生画的是大自然的猴,大都有背景,有画雪里的猴,有画猴子芭蕉太阳,有画猴子听松涛等等。他把猴子与山水、花鸟相互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就把造型传神与景物的处理结合起来,有种回归自然的追求。他的作品很有趣味,如《高天》,猴子看着黄蜂在追逐太阳,在思索着什么,让人去体味猴子如何观察世界。还有一幅是三个猴子抬着一个大酒缸,酒缸上面写有“爰公”二字。这幅画是将猴子拟人化,他把猴子画成活泼可爱的孩童,并题诗:“李白醉酒诗韵长,坡公贪杯频举觞。饮中八仙抱石梦,都付爰公酒一缸。”他的画外之意就是将别人的长处集中起来,为我所用,既幽默又快活。

三是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多年来,徐培晨先生画猴子从不画动物园里的猴子,而是深入到猴子的栖息地去写生。他画的猴子虽然拟人化,但仍是回归自然的猴子。他把自由自在的猴子画到原生态的山水、花鸟中去,非常有现实意义。他是借画呼吁大家增强环保意识。

四是以形写神、情真意浓。他画猴由工笔到写意,越画越提炼,越画越讲究,越画越生动。现在画的完全是大写意,画得生动、夸张、传神,以形写神,寥寥几笔尽显猴子的神采,用概括的语言去提炼猴子的精神。这与他的深厚书法功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书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书法非常潇洒,一气呵成。以书法的用笔来表现猴子的形象,这是画中有书,彰显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与徐培晨先生接触以来,发现他热心公益,很有艺德。我去过他的马鞍山艺术馆,他将自己的作品和自己收藏的名家书画及精美的汉画像石和汉印等都无偿捐赠给了国家,供大家欣赏,难能可贵。2000—2004年他在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举办了“万水千山总是情——徐培晨国画猿猴全国巡回展”,结交朋友,深入生活,提高见识。而后又多次走出国门,为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徐培晨先生正是在提高人的品格基础之上画出了画格与画德。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我和徐培晨先生认识很多年了。下面就他的画作谈我的几点认识。

翻阅我国的画猴史,早在宋代就有易元吉画猿猴。据文献记载,易元吉为了画好猿猴,深入猿猴的栖息地长期观察猿猴并学会了猿猴的语言。徐培晨先生为画猿猴走遍了名山大川,所以他的猿猴有别于动物园里的猿猴。他的作品画面很大,容量也很大。他可以画高山流水,将猿猴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地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向往着自由,向往着民主。所以,我们看徐培晨先生的画就能想到我们的大国气象和大国艺术。他的画作深耕传统而又富有时代性,有继承更有发展。他的画作有书法、有诗词、有人文情怀,所以看他的画作犹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徐培晨先生的猿猴,更是“此画只应当代有,古人哪得几回闻”。

希望徐培晨先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更上一层楼。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今天我要探讨的是艺术家的艺术和社会性。如果说徐培晨先生与别的艺术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艺术视野开阔,社会责任感强,敢于担当。举个例子,我经常收到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的会刊《花鸟画研究》,做得非常好,既有艺术动态又有学术研究。而这就要归功于徐先生,他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还给予了经济支持。

江苏是艺术大省,也是艺术重镇。徐先生以一己之力带领江苏省花鸟画家到北京办展,到美国联合国总部办展,为江苏的文化繁荣做了大量的工作。徐先生作为一个艺术家,在画好画的同时带动了一个地区的艺术发展,这就是他的社会责任。正因为这样,他的艺术境界就提高了,所以他的作品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步。归根到底,因为他有深厚的艺术情怀、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强烈的艺术自觉与担当精神。

邵晓锋(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和徐培晨老师认识有二十多年了,也多次观摩过他作画,也感受到他近三十年的变化。这些变化,我把它概括为“三个愈加”。

一是笔墨愈加酣畅。从现场徐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笔墨的酣畅淋漓,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他用一支笔蘸一次墨,用最简单的工具表现出由浓到淡,进而表现出中国画笔墨的丰富变化,使他的笔墨语言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是语言愈加质朴。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笔墨色彩和情节表达上的返璞归真。他不以离奇的题材取胜,也不以华丽的色彩求胜,而是以我们最熟悉、最了解的生活题材来呈现他最具有个人特色的画面。他以传统的笔墨语言、传统的喻意、传统的象征来实现当代社会关注的转换,在艺术上形成了他鲜明的个人面貌,实现了艺术家在艺术语言、艺术表现上的转换。而这种转换,在当代艺术家中是不多见的。

三是艺境愈加和谐。徐老师将自己的猿猴融入了自然,融入了山林,融入了青山绿水,这其中也有对其他动物的包容。总而言之,他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当代最受关注的。特别是在当下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中,这种文化的关注更有现实意义。与其说徐老师画的是猴,不如说画的是人,画的是他心中最和谐的人类理想及艺术家的人格。我们为他以物喻人的精神所感动,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现。

彭利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副主席):

我和徐培晨老师交往已逾二十载,对他也很了解。今天我谈一下对他作品的学习体会。

徐培晨老师对艺术的追求异常的执著与刻苦,他对传统的笔墨下过很大的功夫。我多次看过他作画。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作画,这就说明了他的笔墨娴熟与专注。我们从他的笔墨中也可以品读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深入研究的。这一点刚刚几位先生都论述过了,我就不讲了。

徐培晨老师给人最重要的启示,是他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书画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他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全国巡回展”到“艺述中国之旅”,再到联合国总部去办展,到世界名校去讲学,都说明他在用自己的个人能力与智慧去感化中国及世界。

他热衷于公益事业。他将自己的作品和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名家书画等藏品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向民众展示,这也充分体现了艺术为民众服务的宗旨。他是真正在践行着艺术为人民服务。这值得美术界去学习与思考。

希望徐培晨老师在此展之后,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品位更高的艺术作品。

张颢瀚(江苏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

徐培晨老师是我国最受大家尊重的艺术家之一。我们今天在人民大会堂讨论他的翰墨情怀,首先要谈他的艺术情怀。这是他最基本的情怀。在他四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中,他用十二分的精力一直在艺术道路上辛勤耕耘。除去教学和一些艺术活动之外,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艺术创作上。由于他的艺术功底深厚,文化修养高,加上他的品德高尚,他的画艺与日俱增,每一阶段都较之以前有很大提升。这其中有他风格的变化,有他作品的更加灵动,有他章法布局的更加恢宏,有他艺术的更加纯熟,等等。因此,我觉得徐培晨老师的绘画艺术是由高地到高原,由高原到高峰,而且不断地迈向新的高峰。他不仅突破了自己的艺术高地,而且也达到了国内同行的艺术高峰。

其次是他的国家情怀。他不将他的作品视为个人的,而是当成国家的。多年来,他受国家有关部门和江苏省的邀请,多次赴国外办展与交流,通过中国书画艺术来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徐培晨老师为中华文化复兴在努力奉献着,他是当代中国优秀艺术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

还有就是他的人民情怀。人民情怀主要体现在,他将自己的画作视为人民和社会的财富,无偿将自己近千幅的精品力作和数千件珍贵的藏品捐赠给国家,让他的作品、艺术收藏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先后为他建立了5个艺术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随时欣赏到他的画作和藏品。从这一点上讲,他应当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艺术家。

章剑华(江苏省文联主席):

最近连续两次到北京参加江苏画家的画展,上次是在恭王府,今天在人民大会堂。恭王府是私家花园,有传统文化氛围。大会堂是人民殿堂,充满着时代气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徐培晨先生是画猿猴的。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是犹太年轻学者写的《人类简史》,在世界上很流行。该书作者提出,大约在7万年前,人猿分手,地球上出现了“智人”,即人类。人类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就是能够用自己的大脑,通过思维来想象现实,并将之变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其中包括艺术创作。

徐培晨的艺术创作,刚才邵大箴先生评论说是雅俗共赏,我完全赞同。同时我认为:

徐先生的画天人合一。他以猴作为他的艺术对象,几十年坚持画猴,有“东方猴王”之称。他通过画猴、画山水来描绘和讴歌自然,倡导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徐先生的画工写结合。他早期精于工笔画,在后来的艺术道路上,他又转向写意、大写意。我们知道,工笔向写意的转变很难,但徐先生实现了一个完美的转型,他的写意、大写意非常成功。如今,他又在创作中追求工写结合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面貌。

徐先生的画神形兼备。如果说工笔画主要在于形,那么写意主要在于神。在他的画中,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态生动,神态逼真,画出了猴的千姿百态,画出了猴的喜怒哀乐,画出了猴的灵性人性。在他的笔下,猴是自然界的灵物、动物界的代表、人类的朋友。他的画不是一般的写景画猴,而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情趣,充满意境和寓意。

习总书记要求艺术家多创作经典之作。所谓经典之作,就应当具有隽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荡之气。我认为,徐培晨先生的画作,有山水之美,有翰墨情怀,有浩荡之气。毛泽东有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猴是通人性的,有情有义有气。但愿徐培晨先生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猴为主角,以山水为背景,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和经典之作。

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师长,也是我所在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同事。这些年来徐老师有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他更加关注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他多年来身体力行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画展、讲演,还有个体研究的方式进行理论的实践和探索,尤其是绘画技法与理念如何适应新时代,以及接班人的培养与思考等。我相信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时间的智慧。

对徐老师的绘画可从3个方面去研究,即:师法传统、师法自然和书法用笔。这也是研究中国画的3个主要方面。

在师法传统方面,徐老师对传统绘画有着非常系统的研究。我们知道易元吉、张大千、高奇峰等都有猿猴画作,徐老师通过对前人的研究与总结而有了新的突破,这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在我与徐老师合著的《生机与雅意——中国花鸟画的世界》一书中,徐老师经过对前人技法的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而总结出的60种花鸟画技法,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是对传统学习以后的创新与发展。

在师法自然方面,我们知道世界上的猴子有200多种,徐老师通过精研而表现的猴子就有20多种。这是徐老师从兴趣出发,经过广泛观察而总结创作出来的,包括猿猴背景的花卉、沟泉、林石,这些都需要去观察与提炼。正如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转换,徐老师观猴、画猴也经历了这一过程。

在书法用笔方面,徐老师每画必题,他的书法是力所未到气已吞,整个画面的境界就形成了。这是徐老师书法用线的提领,也是用线来表白,这是对南师大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更古老的传统的继承。

唐 辉:

刚才9位专家学者都对徐培晨老师的书画艺术成就一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为他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而且今天的研讨会大家以雅集的形式来探讨徐老师的艺术成就,非常新颖,也非常成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我们文化界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我们的文化如何发展?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站到世界新的高度?徐培晨老师就是新时代新思想的积极践行者,有继承、有创新、有担当,他的艺术实践给我们的启发很多,值得我们大家尊重和学习。

一般来说,70岁是一个中国画画家的高点。徐老师60多岁,正值艺术创作高峰期,创新的空间很大。徐老师已经站在了艺术高地之上,他攀登自己的艺术高峰指日可待。我们期待徐老师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104岁两弹一艇元勋去世 多少人才知他的卓著功勋 申城物业法规二审:业委会换届期间,将不得调整物业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