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战奋潜 深海淬尖刀 记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潜水员群体

日期:09-04
李玉刚

原标题:向战奋潜深海淬尖刀记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潜水员群体

“为革命敢拼命,为救命敢换命。”对于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潜水员而言,从第一次穿上潜水服那一刻起,这几个字就深深刻在他们心里。

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以及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联合公布2023年度“最美海上搜救人”名单,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上校副参谋长李刚位列其中。

谈起功勋荣誉,李刚略显腼腆地说:“荣誉属于伟大的祖国,属于光荣的防救部队,属于和我一起拼搏的潜水员。”

“正是因为有了一批以李刚为代表的优秀潜水员群体,支队各项海上救援行动得以圆满完成。”该支队领导说,他们始终把锻造一支精干顶用的潜水员救援队伍作为党委工程常抓不懈,不断厚实人才家底,注重用英雄事迹感召激励官兵,支队涌现出一批以革命烈士高玉新、一等功臣李刚、全军优秀指挥军官黄茂龙为代表的英模典型。老一辈潜水员“勇于献身、勇于拼闯、勇于超越”的精神,不断激励该支队官兵征服深不见底的水下世界。

聚焦实战

提升核心作战能力

2008年,时任潜水分队队长的李刚接到带队参加某安保任务。临行前,他们接到通报,有人在凤凰岛大桥附近海域投掷一枚可疑物品,上级命令李刚带队前出打捞。

在开阔水域搜索巴掌大的物品,潜水员要在高低起伏的礁石中用磁力探测仪,甚至徒手搜索,其难度犹如大海捞针。

李刚将队员两人一组分至7个方向,同时搜索5平方公里水域。几经查找,一个铁丝包裹起来的红色塑料块在事发地3公里外被发现。李刚快速游至现场拆包检查,发现里面是一块普通手表。原来,这是临行前的一次实战考验。

虽然圆满通过考验,但在总结复盘时,李刚却说:“如果当时是真的炸弹,我们恐怕会伤亡惨重。以当时简单的处置方式,一旦引发爆炸,周围所有潜水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有了这次考验作为基础,李刚一行人的安保工作更加谨慎细致。最终,他们出色完成任务,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今年4月3日,正在训练的潜水员接到上级命令,立即由训转战,奔赴莺歌海西南海域执行搜索“粤南澳渔36062”轮任务。通过与海军特色医疗中心、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海南三亚海警局、广州打捞局、海南海事局等军地单位协同合作,该支队圆满完成水面联合搜索、遇难人员遗体打捞、碰撞事故水下取证等任务,在实战中检验了支队核心救援能力。此次救援行动,是该支队饱和潜水首次任务检验。

这些年,支队始终坚持把实战历练作为提升潜水员核心作战能力的“磨刀石”,每年组织大深度潜水训练,连续4年组织饱和潜水训练。支队潜水员常年担负海上搜救、应急拖带、沉物打捞、援潜救生、抢险救灾等潜水保障任务,出色完成“海洋卫士”中巴联演、国际军事比赛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精准施训

以信息化数据为支撑

“这周我的水下训练时长比你多2小时”“我的季度训练指标还差3项就完成了”……午饭后,该支队某中队官兵们围着公示栏讨论,本周更新的潜水员档案、潜水履历、体检报告、执行任务登记4张大表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除了训练场,这里是官兵们最爱来的地方。”中队领导寇志宏说,自推行精准化训练模式以来,潜水员一出水,就先核对自己的训练时长、完善自己的水下作业情况。

“每项数据都为训练分组、等级评定以及后续为任务人员选取等提供参考,同时,为潜水相关信息溯源和分析提供信息支撑。”寇志宏说,之前训练受制于场地与器材限制,往往都是大家同吃一锅饭,这种大水漫灌式训练模式无法满足每一名潜水员训练需求。

为此,该支队及时制定完善潜水员队伍训练总体规划,提出人才精准化培养。他们以该中队为试点,以信息化数据为支撑,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等级潜水员分级分类施训——分别建立强基新训队、强化集训队等单兵基础技能强训队伍,常态化开展潜水员使命科目强化综合演练,团队作业水平、各部位协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现在,机关将该中队“分级有标准,分类有依据,一人有一案,团队有目标”的经验推广至全支队,潜水员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更加科学高效。

在海军组织的“深海勇士”比武中,该支队机关通过数据评估、资质认证等多轮考核,精准筛选出9名潜水员组成参赛队,获得2项第一名、3项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饱和潜水专项体检中,潜水员张成龙被诊断为肺大泡,不仅无法入选饱和潜水员,而且要停止一切潜水训练。

潜水员出现肺气压伤具有偶然性,水下作业环境恶劣、减压方案不适以及个人身体差异都是诱因。虽然是个例,但张成龙的病情仍受到该支队领导重视。一方面,潜水职业病后续治疗时间久,影响编制战斗力;另一方面,职业病对部分潜水员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认真分析总结原因,他们得出结论:常规体检不能有效查出潜水职业病风险隐患。于是,该支队优化潜水员年度体检项目、梳理潜水职业病症状进行专项检查,构建完善的潜水职业病预防、治疗机制,确保当潜水员出现职业病症状后,保障机制能够及时响应。

经过持续跟踪治疗,张成龙不仅回到工作岗位,而且还担负起协助潜水指挥员开展潜水疾病预防教育的职责,确保潜水员不带任何安全隐患下水作业。

科技促训

引入新质救援力量

近年来,水下电视、饱和潜水钟等新质救援力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堪称智能装备与饱和潜水员有机融合的典范,极大提升潜水员走科技赋能道路的信心决心。

“虽然是一次演训,但是,我们在返航途中就收到了上级机关表扬电。”时隔半年,潜水员陈灿的语气依然透着自豪。

去年下半年,在上级组织的沉物打捞演练中,该支队创新采用某新型设备与潜水员交替作业的方式完成沉物打捞。

作为作业潜水员,陈灿在水面高效完成二次固定捆扎。看着考核组投放的大型目标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被打捞出水,多次执行重大任务的陈灿不禁有些震撼。

由于该新型设备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加之规避了潜水员水下长时间减压环节,这项创新战法极大缩短了作业用时,也让这一新质救援力量走入官兵视野。

然而,在该新型设备接装初期,陈灿也曾有过一段迷茫期——智能化新质救援力量引入使用,会不会挤压传统潜水员使命任务?潜水员未来发展空间会有什么改变?

陈灿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潜水员转型期间的思想状态。

近年来,该支队陆续接装多型救援平台、多种救援装备,后续还有诸多型号平台、装备在接装序列。新质力量的投入使用,让救援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对指挥员、操纵员与配合作业的潜水员都提出考验。

但是,在李刚看来:“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潜水员永远不可替代。”

“潜水员与新质救援力量之间并不是选择题,二者相辅相成。”该支队某科科长周家宁说。他刚组织完某新型设备操纵手考核,靠岸后,立即登上另一艘舰船,进行深潜救生艇极限深度测试。

2017年,周家宁因打破某型潜水装具实际作业水深记录荣立二等功。在他看来,作为与深海有着最亲密接触的潜水员,学装备、用装备具有先天优势,而且,越来越多潜水员正在积极主动拓展技能边界。如今,该支队将潜水员编入新质装备任务编组中,形成一套编组人员、两种作业手段训练模式。

□本报记者廉颖婷

多名高级官员提出辞职,乌克兰政府将进行 “重大调整” 乌克兰遭袭,已致51死271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