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董海燕]全球气候治理事业竟成了一门“生意”?路透社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打着帮扶、协助的旗号,把气候援助做成了“贷款项目”,附带多重利己条件,大张旗鼓地收割欠发达国家的财富,这加剧了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引发多方质疑。
据路透社22日报道,在2009年与2015年两届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发达国家均做出援助承诺,最终通过《巴黎协定》确认:截至2020年,相关国家将为欠发达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款,资金将通过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等多种渠道筹集。统计显示,2015年至2020年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总额约为3530亿美元,其中国家对国家的直接出资金额为1890亿美元。
然而,路透社却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在这笔“国对国”的直接出资中,高达54%的资金属性并非不求回报的援助款,而是有偿贷款。一众“债权国”当中,法、日、德和美是“放贷”最狠的4个国家。其中,法国281亿美元的出资当中贷款占比竟高达90%;日本出资588亿美元,贷款占比79%;德国出资451亿美元,贷款占比52%。美国仅出资95亿美元,贷款占比31%。
上述贷款中,约180亿美元的部分属于“非优惠贷款”范畴,即这笔钱完全遵循市场利率索取回报。路透社强调,此数字只是保守统计,毕竟这是发达国家“自愿”向联合国方面上报的。
除了直接发放贷款外,发达国家的援助还附带了各类苛刻条件,譬如要求债务国购买债权国的产品或原材料、雇用债权国的工人,或提供其他优惠待遇。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记录显示,通过“气候援助”贷款,日本政府为本国的住友商事、综合车辆制作所在菲律宾拿下的3份铁路基建合同,总价超13亿美元;三井住友建设也获得两项合作,合同总价超10亿美元。也就是说,日本是在通过“气候援助”盘活本国经济,路透社估算日本至少已经“回款”108亿美元。有专家批评道,此模式等于是在剥夺接受“气候援助”贷款国的本土企业的商业机会。
法国的举措更是夸张。2017年,该国为厄瓜多尔港口城市瓜亚基尔提供了一笔约1.18亿美元的专项贷款,用于建设空中缆车,以协助该国路面交通的减排。项目投入运营后,缆车的载客量仅为前期预计的1/5,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与减排目标,这个“鸡肋”项目还为瓜亚基尔增加了1.24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法国方面却可以通过20年的利息稳赚7600万美元,而且缆车的零件几乎都产自法国和瑞士。
分析人士称,法国索要的利率高达5.88%,这在气候援助相关借贷中是罕见的高息,欧盟组织在同类贷款项目中的平均利率仅为0.7%。国际政策组织“发展倡议”高级政策顾问尤安·里奇讽刺道,这个缆车项目其实等同于“把厄瓜多尔的财富转移到法国”。
据报道,低收入国家是“气候借贷”的主力群体,其中一些国家本就面临着债务危机,如埃及、肯尼亚、斯里兰卡、突尼斯和伊拉克等。相关专家预计,这类国家为偿还贷款今后势必将削减基本民生服务,降低抗风险能力,进入“越受援、越贫穷”的恶性循环。
厄瓜多尔前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安德烈斯·莫戈罗表示:“‘全球南方’正在经历着一场‘气候金融’导致的债务浪潮,这些发达国家的举措就好比‘先放火烧楼,然后再贩卖灭火器’。”
德国智库机构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负责人沙拉泰克批评说,涉及气候治理的财政融资不应被当成“商业机遇”,财政援助须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置于首位。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气候治理课题首席研究员巴拉德瓦吉讽刺道,发达国家在气候援助中捞得的好处,差点让气候治理这一首要目标被遗忘。
面对媒体的质疑,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表示这种措施“恰当且划算”。他强调,《巴黎协定》中的财政援助条款从不是为哪个国家做出“补偿”。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