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购物中心还活着,但前提是它们具有鲜明特色

日期:12-19
购物中心新加坡海峡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12月17日文章,原题:购物中心还活着,但前提是它们具有鲜明特色如今的购物中心要么生意兴旺要么奄奄一息。几周前,笔者写了一篇有关新加坡电影院现状的报道,其中一个发现是,如果一家电影院位于一个因客流量稀少而安静的购物中心,那么它很有可能在财务上步履维艰。这与商场管理的“主力租户”原则背道而驰——在传统思维中,超市和电影院应该吸引客流量,而不是依赖它。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与同事们热烈讨论了为什么总是光顾某家购物中心而非另一家购物中心之后,我们得出几个结论。

新加坡《海峡时报》:购物中心还活着,但前提是它们具有鲜明特色

是否具有鲜明特征,也许是导致某些购物中心熙熙攘攘而另外一些门可罗雀的最突出原因。比如,在新加坡一些购物中心的游乐场、主题公园和大量母婴商店会吸引更多带小孩出行的父母。这些购物中心会为推着婴儿车的父母设置更宽的走道,还会吸引多家适合儿童的餐厅入驻,尽管这些购物中心其实并不完美,例如一家购物中心仅有一两部通往捷运车站楼层的电梯,对推婴儿车的顾客来说,这在高峰时段会让他们苦不堪言。

随着新加坡捷运网络的扩大,顾客将会越来越多地光顾那些具有吸引他们的特色的购物中心,而非光顾那些“什么都有但什么也不突出”的购物中心。超市和电影院不再特别,因为它们早已成为购物中心的标配和附属品。

新加坡购物中心的演变也反映出美国的类似经历。几十年前,在美国郊区,百货商场扼杀了小卖铺。然后,在家居建材巨头家得宝等专业大型购物中心开业后,百货商场开始消亡。如今,这些大型购物中心也正受到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商的围追堵截。当我能在网上买到直接从中国运来的更便宜的电脑零部件时,我不再需要到购物中心与电子产品销售员进行来回的口头交流。

如今,一些电影院为了挽回自己失去的光泽,也开始为观众开拓更具特色的观影体验。在孩提时代,我不得不在电影院里静静地坐着,不管我是否喜欢那部电影。而如今,一些影院的新观影设施将游乐场和观影体验融为一体,它们配有壁画、略低的电影音量,并设有开放式游乐区。这都是开拓鲜明特色策略的一部分。否则,人们为什么要花18美元观看一部正在电影院上映的动画片呢?几个月后它就将出现在流媒体平台上。通过引入艺术和娱乐社区,新加坡的很多影院开始设计独属于自己的特征,比如在影院内引入现场喜剧、DJ表演和变装表演等活动。

这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特色,但这是重点所在。对于购物中心或电影院来说,一些吸引人的特色也许会让另一批人反感,但这是它们为了吸引更大流量而不得不承担的风险。(作者JohnLui,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祝加贝

全球三大央行今年决议收官,美英欧谁将先迈出降息第一步? 中方呼吁推动海地政治进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