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将挑战年内新高?这些不确定因素或成“拦路虎”

日期:11-26
美联储美股美债通胀

投资者获利了结压力及美债能否延续回吐或成为短期不确定性因素。

美股连续第四周上涨,11月可能成为今年美股表现最好的月份。投资者的信心来自于预期美联储已经完成加息,有望在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同时提前转向,恐慌指数VIX因此震荡回落刷新年内新低。

随着感恩节假期开始,投资者将继续关注美国经济支柱消费的韧性。市场能否向年内新高发起冲击?投资者获利了结压力及美债能否延续回吐或成为短期不确定性因素。

美股将挑战年内新高?这些不确定因素或成“拦路虎”

美联储强调谨慎行事

与11月以来的情况类似,美国经济数据继续呈现喜忧参半的状况。

美国10月耐用品订单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回落,显示通胀正在影响美国家庭需求。与此同时,11月制造业PMI降至三个月低点,服务业PMI小幅反弹。需要注意的是,就业分项指标近三年来首次下降,显示了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趋势可能仍在延续。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活动有降温迹象,但细节上看情况并不严重,距离真正意义上衰退还很遥远。在高利率和金融状况趋紧的压力下,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韧性,他倾向于软着陆的前景变得更加乐观。

美联储纪要强调了谨慎行事的立场。纪要称,政策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立场,直到通胀明显下降是合适的。同时美联储认为实现目标的风险变得“更加两面性”,虽然保留了进一步紧缩的可能,部分官员也提及了下行风险。

施瓦茨对记者表示,会议纪要解释了维持利率不变的理由,“可以看到,就业市场紧张有所缓解,总体通胀和核心通胀仍呈下降趋势。”他认为,这足以让美联储保持观望。在他看来,更大的问题可能是,在开始放松政策之前,美联储需要将政策保持在限制性水平多久。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投资者对美联储结束降息的预期没有改变,最早降息的定价出现在一季度,明年5月降息的概率接近50%,与此前一周变化不大。11月以来连续调整的美债有企稳迹象,与利率预期关联密切的2年期美债升至4.96%,10年期美国涨近5个基点至4.48%,盘中触及4.416%的两个月低点。

施瓦茨认为,美联储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不变,以观察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虽然近期通胀预期有所反弹,但整体物价将随着经济降温进一步回落。”他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一段低于趋势的增长期。对于降息,施瓦茨告诉第一财经,可能要等到明年9月才能出现,因为未来的通胀路径可能让美联储不会很快放松警惕。

“是不是太快了?”

经历了11月以来的反弹行情后,标普500指数和纳指距离今年7月创下的年内高位只有不到2%的距离,有望在未来一周发起冲锋。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上涨伴随着市场广度的不断扩大,这也是行情持续扩散的有力支撑。在大盘科技股前期领涨后,中盘股和小盘股近两周表现不俗。道琼斯市场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三大交易所中股价站上50日均线的公司接近70%,这是短线空翻多的信号,同时站上200日均线的个股已经接近50%,显示了中长期前景的改善。

资金流向显示,投资者情绪受到美国加息暂停的预期提振,同时美债收益率也提振了风险偏好。财经数据供应商LSEG数据显示,美国股票基金近一周获得增持62.7亿美元,为连续第三周净流入。其中科技板块基金吸金达到22.9亿美元,创2021年12月中旬以来最高纪录。

美联储议息会议以来,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区间涨幅已经接近10%。TradeNation高级市场分析师莫里森(DavidMorrison)在电子邮件评论中表示:“自10月底以来的反弹非常壮观,在一个月内几乎弥补了8月初至10月底之间的所有损失。是不是太快了?”

一些机构也关注到了技术指标的高位钝化,警告市场可能从超卖转为超买。研究机构Stifel发布报告称,在一系列低于预期的数据发布后,投资者开始对即将到来的降息抱有过高的预期。当然,长期利率的过度反应特别表明,之前的加息更多地反映了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变化,而不是更多的结构性变量,如财政赤字。”

此前发出买入信号的美银牛熊指标也说明了投资者情绪可能过于热情。在上月20日跌破2.0触发反向买入信号后,牛熊指标上周五重新回到了中性区域。与此同时,衡量美股波动率的Cboe恐慌指数VIX收盘跌破13关口,创年内新低,美媒市场情绪指数也重新指向了贪婪。

美银明星策略师哈特内特(MichealHartnett)警告称,当谈到美联储已经结束加息的观点时,投资者有一种集体的单向思维,几乎没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会使未来一年变得艰难,不仅有5%的政策压力,一旦降至3%至4%可能会引发衰退恐慌,这是一种更为悲观的风险。

责任编辑:陈琰SN225

塞拉利昂在一军火库遭袭后实施全国宵禁 波乌边境卡车司机抗议持续 两名乌克兰司机死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