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巴以冲突7日爆发之后,航空、能源等多行业的跨国公司纷纷宣布暂停该地区的业务。多国担心中东冲突将给本就复苏缓慢的全球经贸前景增添新风险。印度《商业标准报》10日警告称,冲突或使印度出口商面临更高的运输成本,影响全球贸易。昨天,几家在以色列经营的中国企业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提前备好应急预案,目前尚未遭受损失。
跨国运营的最大挑战是局势不稳定
以色列中华商会的一名工作人员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以色列政府没有发布限制人员出行和工作的命令,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要求员工到岗上班。据她观察,当地企业的经营目前尚未受到太大影响。这名工作人员已在以色列居住了七八年,但她说这是她见过最严重、伤亡最多的冲突。不过,以色列军方和哈马斯基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冲突,当地民众整体比较镇定,没有太多恐慌情绪。
“阿拉伯商业”网站分析称,以色列作为高科技集中地,法律健全、税收合理,营商环境不错,吸引了不少跨国企业来开展业务,但在该地区营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局势不稳定。这次的冲突若进一步扩大,可能会使不少跨国企业撤离。
“欧洲新闻网”10日报道称,以色列拥有硅谷以外第二大科技生态系统,几十年来,高科技产业一直是该国增长最快的部门,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占就业岗位的1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1/5。而现在,战争带来了破坏。英特尔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密切关注以色列的局势,并采取措施保护和支持我们的工人”,但拒绝透露其芯片生产是否受到影响。9日,英特尔股价下跌0.5%,10日又小幅回升。
李峰(化名)是某中国工程企业驻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员工,他1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以色列经营还面临着宗教、民族等其他风险因素,不过,以色列的营商环境在地区内排名靠前,对于外商、外资的态度也比较积极,特别重视高科技行业的投资。“虽然发生了这样一次大规模冲突,但我不认为以色列的投资风险有明显增加。”李峰表示。
中企做了充足的准备
“我们的食品和医疗物资充足,员工情绪稳定,还在进一步加强安全演习,包括如何在空袭时撤离,用于紧急疏散的物资也正在准备中。同时,我们也在密切关注何时可以重启项目。”一家在以色列承包工程的中国公司代表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他们公司的所有工程已停止,工地已被封锁,员工正在留守,其他人员均在安全地点等待中国使馆进一步通知。
中国是以色列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以色列篇,中国企业在以色列投资主要涉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医药等领域。目前,在以投资的中资企业主要有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远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此外,华为、小米、联想、吉利、上汽集团等多家中国企业也已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
李峰表示,工程项目工人较多,安全是重中之重。由于巴以领土纠纷,工程企业一般都会避免参与争议地区的项目。考虑到以色列的安全状况,他们公司承建的项目均有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李峰举例称,为应对火箭弹袭击,公司设置了专门的避难所,并定期组织演习。对于新来的员工,还会反复强调听到防空警报不要在外观望或拍照,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前往靠近加沙地带的城市。
美天然气公司关停在以项目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称,美国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雪佛龙公司9日表示,在接到以色列能源部的指示后,他们位于该国的两个主要海上天然气设施之一塔马天然气平台已关闭。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沃斯近期告诉投资者,他们正在扩大和优化其在以色列的天然气平台。
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能源研究员吉姆·克兰分析称,如果雪佛龙发现向邻国销售以色列天然气遇到困难或者无法使用埃及的液化设施,它可能会放缓在那里的投资。克兰说:“目前,我们不知道这场冲突将走向何方,但需要谨慎行事并暂停投资。”《华尔街日报》称,由于担心中东动荡可能抑制供应,欧洲天然气和全球原油价格9日均大幅上涨,原油价格10日回落。
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韩国、印度等国的跨国公司暂时关闭了在以色列的部分业务,要求员工在家办公,并密切关注局势。以色列瓦拉新闻网站报道称,包括瑞士航空、奥地利航空和土耳其航空在内的数十家航空公司取消了飞往以色列机场的航班。
《日经亚洲评论》9日报道称,截至目前,尚未有在以色列开展业务的日本公司收到有关员工伤亡或设施损坏的报告。业内人士9日向韩联社透露称,三星公司已为其在以色列的员工启动了远程工作计划,并定期检查员工的安全。LG电子和现代汽车公司也正“密切关注当地局势”和可能造成的商业影响。这些公司均表示,若情况变得更糟,可能会准备撤离。
[环球时报记者赵觉珵尹野平褚大业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黄培昭]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