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客不再炒作“脱钩”,转而宣扬“去风险”。美国专家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此举可谓换汤不换药,只会招致风险。
美国换汤不换药
全球咨询公司Midgley&Co负责人杰克·米德利告诉《中国日报》:“这两个术语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去风险’并不是一个新术语,这是金融服务业的惯用说法。比如,当一家银行决定停止与某类客户开展业务,以避免洗钱问题或其他处罚,就可以称为‘去风险’。”
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高达5368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6%,达到1538亿美元。
米德利就此分析称,中美贸易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而言也是如此,两国经济“脱钩”的想法简直不可思议。
他进一步指出,没有人相信中美会“脱钩”,于是美国转而炒作“去风险”,这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
“去风险”招致风险
米德利分析指出,当美国要推动“去风险”,他们就会实施出口管制或者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对有助于提升决策速度或准确性的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甚至施加制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分析技术。
“这就是美国人的‘去风险’理念……它意味着美国政府可以任意采取行动来限制与中国的贸易。”米德利说。
对于美方的伎俩,中方了如指掌。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6月指出,不管怎么包装,美方的“去风险”仍是“脱钩断链”,本质都是“去中国化”,最终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不仅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还会反噬自身,拖累世界。
事实上,“去风险”并不是国际社会共识。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近期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举办的活动上指出,欧美需求不同,对中国持有统一、单一的观点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种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编辑:严玉洁王辉)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