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察者网
4年前野心勃勃的“月船2号”登月计划失利后,印度本月14日即将迎来“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索马纳坦(S。 Somanath)日前接受采访,解释此次任务将做出哪些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当被问及为何不像中国那样在计划之初预留备份探测器以备不时之需时,索马纳坦直言,经历“月船2号”失联并坠毁后,印度航天机构不得不保持较低的任务成本,以延续该项目的研究。
“月船3号”如果成功,将使印度成为继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但索马纳坦同时承认,印度很多后续航天项目计划会取决于“月船3号”的成功与否,“如果你继续失败,就没有人会给你下一个任务”。
索马纳坦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据ISRO官网介绍,“月船3号”由推进舱与着陆器-漫游车复合体两部分组成,在三级火箭将把“月船3号”送入约170公里×36500公里的椭圆停泊轨道后,推进舱将把复合体送入距离月球表面约100公里的圆形轨道。
着陆器“维克拉姆”(Vikram)重量为1.752吨,其中包含一个重26公斤、名为“智慧”(Pragyan)的六轮机器人月球漫游车。计划是在月球南极实现“软着陆”后,着陆器-漫游车复合体将实现分离,在14天内各自完成相关科研任务。
着陆器携带的载荷可测量月球表面附近的离子和电子密度、月表温度,扫描月震、描绘月球地壳地幔结构,并研究月球系统动力学;漫游车所携带的光谱仪将进行月球地质分析。如果成功,这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两极环境进行分析。
在10日发布的与印度自媒体Gareeb Scientist的采访中,索马纳坦表示,为首先保证顺利着陆,“月船3号”较“月船2号”减少了一台着陆器发动机至四台。该发动机原本是设计用于避免着陆时扬起的月尘覆盖传感器,但这会影响着陆成功率,后来的缩小模型模拟测试也显示,月尘不会造成太大问题。
“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图片来源:《印度快报》
“月船3号”着陆器-漫游车复合体图示。图片来源:ISRO
尽管少了一台发动机,但此次探测器质量仍然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着陆器携带了更多燃料。此外,它还额外增配了一台相机,以帮助着陆器在下降过程中避开障碍物。“月船3号”还加固了着陆腿,改进了软着陆序列,为在预定地点以外区域的着陆做准备。
为了保证无论着陆后的方向如何,着陆器仍能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ISRO给着陆器安装了更多通信天线。索马纳坦说,这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也增加了整体重量。不过,画面传输等仍将有一定的延迟。除此以外,漫游车装配的太阳能电板所蓄电量也更高。
索马纳坦透露,“月船2号”任务时,原本打算给着陆器配置进口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但因为无法及时从国外采购到而放弃。此后,ISRO的光电系统实验室和卫星中心决定自行开发,目前“月船3号”已配备了印度自研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在经费上,“月船3号”比“月船2号”要“经济”许多。此前报道显示,“月船2号”探测任务总成本为97.8亿卢比(约合1.42亿美元),其中探测器成本为60.3亿卢比(约合8743万美元),发射成本为37.5亿卢比(约合5437万美元);而“月船3号”的总成本为61.5亿卢比(约合7500万美元),这主要是因为探测器成本大幅减少至25亿卢比(约合3000万美元)。
索马纳坦似乎也并不讳言这个问题。在40多分钟的采访中,Gareeb Scientist问及印度为何不像中国那样预留备份探测器,这样既可在先导任务失败时接替工作,也可在先导任务成功后执行进一步任务。此前,原本是嫦娥三号“备份星”的嫦娥四号经过技术改造后,就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的突破。
对此,索马纳坦直言,在“月船2号”失利后,印度的探月项目受到成本限制。“如果成本过高,我们不会被允许继续做研究。”他表示,因此“月船3号”最大化聚焦于着陆成功,不仅在测试中将模型最小化,也不会生产太多备用硬件,“如果你再多生产一个,成本就会增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索马纳坦透露,除了与日本合作的“月球极地探索”(LUPEX)项目外,ISRO也在关注金星探测、系外行星研究等问题,但都不确定。他承认,印度很多后续航天项目计划会取决于“月船3号”的成功与否,“如果你继续失败,就没有人会给你下一个任务”。
2019年9月,印度“月船2号”探测器携带的着陆器“维克拉姆”与轨道器成功分离,开始朝月球表面飞行,但几天后“维克拉姆”在尝试登月时突然失联。11月,印度官方公布报告正式宣布,由于制动出现问题,“维克拉姆”号在月球表面“硬着陆”并坠毁。不过,其轨道器仍停留在月球轨道,所以“月船3号”并不包含轨道器部分。
“月船3号”定于印度时间7月14日下午2时35分从萨蒂什·达万太空中心发射,预计将于8月23日或8月24日着陆月球。如果“月船3号”能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印度将成为继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此壮举的国家。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