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欧洲经历极端高温天气,不少地方都打破了当地历史纪录,有人戏称地球进入了“烧烤模式”。
到了今年,“烧烤”势头依然不减。进入5月以来,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罕见高温,比如泰国曼谷最高气温达到了41℃;菲律宾伊萨贝拉省最高温39℃,部分地区体感温度逼近50℃。老挝、越南分别记录到43.5℃、超44℃的高温,均创下历史最高值!
我们的地球,是真的越来越热了?
从世界气象组织官网最近发布的1880-2022年全球各纬度气温变化小短片来看,随着年份的推进,地球的颜色越来越暖,越来越红,这就代表着地球越来越热。
可以形象地说,我们的地球生病了,正在“发烧”。主要表现就是:
第一,几十年来,地球总体呈现变暖的趋势。按照目前的气温增速,科学家预计,与工业化之前相比,全球到2100年极有可能增温3℃以上,届时2.75亿人口居住的区域可能将被洪水淹没。
第二,地球“血压”不稳定,极端天气频发。比如2022年,欧洲就出现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2022年7月19日,英国气象局数据显示,伦敦希思罗机场气温一度高达40.2℃。这是英国有记录以来第一次气温突破40℃,高温使部分机场跑道“融化”,英国伦敦卢顿机场的航班出现暂时中断。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地,高温还引发了森林大火。
第三,“疑难杂症”出现的频率变高,灾害高发。除了“热更热”,还有“冷更冷”“旱更旱”等等,甚至出现百年一遇的灾害天气。最近几年的新闻中,经常看到地震、洪涝、暴雪、沙尘暴等影响人们生活的气象灾害。有网友调侃,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在刷新着纪录。
除了最直接的气象灾害,气候变化也会影响能源供给。
极端天气干扰能源生产。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都是靠天吃饭。比如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雨雪冰冻天气,造成风能、太阳能发电困难,加重能源危机。
极端天气也阻碍能源运输。比如2022年,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德国运输大动脉莱茵河水位下降,水运受阻。
极端天气还推高能源消耗。高温、极寒天气使用电需求明显增加,可能造成能源短缺。
更严重的是,气候变化将重创地球生态系统。
以海洋为例:在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是海洋,海洋对地球气候调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科学家统计过,随着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多,海洋每年吸收约22%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就造成了海水酸性比工业时代初期增加了26%,使许多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退化,比如在一些海域,出现了大面积的珊瑚白化现象。
面对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何去何从?
减少碳排放已是老生常谈,今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呼吁各国采取深入、快速和持续的二氧化碳减排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行动,每个国家都应担负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50.8%。中方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而历史上已累计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发达国家,更应尽快推进碳中和进程,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切实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留给世界的时间不多了,在履行气候承诺的问题上没有回头路。”在去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落实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说。他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踏上了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我们的脚还踩在了油门上”。
危机当前,每个人都要为生命和未来而战。最后,给网友们上一个表格,有时间的话不妨计算一下个人和家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类别
系数
电表度数
*0.785
油耗升数
*2.7
家用天然气立方数
*0.19
自来水吨数
*0.91
(读懂世界大事,请关注“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