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4月,位于东非海岸靠近赤道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Zanzibar)正值长雨季,这个季节对于岛上的居民来说是一年中难得的舒适期,却也暗藏健康风险。
桑给巴尔卫生部奔巴热带病防治规划部疾控专家萨利赫·朱马(Saleh Juma)这几天正在桑给巴尔奔巴岛港口城镇姆卡尼(Mkoani)的姆坦加尼(Mtangani)村的学校进行以“健康用水、预防血吸虫病”为主题的健康宣教。进入雨季后,奔巴岛上的水塘变得充盈,水塘数量也开始增多。这时候,传染病防控与宣教工作必须跟上,因为这些水塘里很可能潜藏着埃及血吸虫病的帮凶——水泡螺。
媒介生物水泡螺是埃及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水泡螺在旱季难以被发现,在雨季则大量出现在池塘、河流和小溪中,人群接触含有被埃及血吸虫感染水泡螺的水体易患病。这对于喜欢在水里玩耍的孩子们十分危险。
萨利赫·朱马这次跟学生们讲述的主要是安全用水的重要性、水泡螺是什么样子,以及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安全用水、疾病查治、媒介螺控制这些在中国血吸虫病防控综合治理中的经典做法,通过中非卫生合作项目传递到了当地公共卫生机构手上,为当地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三位一体”模式助力非洲血吸虫病防控
桑给巴尔奔巴岛上的水塘(受访机构提供)
血吸虫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78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将血吸虫病归入“被忽视的热带病”,其为仅次于疟疾的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约有8亿人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2.41亿人需要接受治疗,其中90%以上的分布在非洲,感染情况在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和缺乏适当环卫设施的贫穷社区尤为严重。桑给巴尔是血吸虫病的重度流行区。
2011年,桑给巴尔奔巴岛24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15%。萨利赫·朱马回忆桑给巴尔曾经的血吸虫病疫情:部分家庭中有半数孩子感染了血吸虫病,而大部分医院没有诊治血吸虫病的能力。有些孩子虽然得到了药物治疗,但极度缺乏健康知识,而且水中的传播媒介水泡螺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下水游泳玩耍时再次感染了血吸虫病。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称埃及血吸虫病为被忽视的热带病,它的危害却不小。其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的膀胱组织,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血尿和排尿困难、肾积水和肾衰竭等病症,甚至可以引发膀胱组织癌变,严重影响发育和生殖。“每次看到桑给巴尔的孩子们持续被这种疾病折磨,内心十分难过。”萨利赫·朱马说。
为帮助当地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自2003年以来,消除桑给巴尔血吸虫病传播组织(Zanzibar Elimin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Transmission,ZEST)等多个国际组织在桑给巴尔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工作。桑给巴尔奔巴岛卫生署雅库布·肖卡(Yakub Shoka)表示,多年来虽然一直有国际援助组织来这里控制疫情,但是血吸虫病的感染率仍然反复,难以控制到较低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时我们非常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疫区百姓。”
2013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专家组来到桑给巴尔调研当地血吸虫病疫情,随后中国、桑给巴尔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共同签署关于在桑给巴尔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2016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承担了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开启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在非洲国家开展卫生合作的首次探索。2017—2020年,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累计派出30人远赴桑给巴尔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
“中方专家每批5人,和我们的20多名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现场工作。”萨利赫·朱马说,“我们这里气候炎热,经常断水停电。项目初期我们有些同事担心中国专家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但6批中国专家与他们并肩作战,深入一线,排除万难,开展覆盖全奔巴岛的血吸虫病筛查与治疗、水泡螺查灭、环境改造、信息系统建设、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专家的“真、实、亲、诚”。三年下来,示范地区血吸虫病感染率由8.92%降至0.64%,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大幅提升,实现了10年来其他国际组织没有实现的目标,我们都为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而兴奋。”
“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就是我们在这里实施了中国式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负责人杨坤表示,在中国专家到来之前,非洲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主要实施基于国际援助的目标人群化疗,但媒介控制、环境改造、安全用水、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无法普遍实施。”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6种,以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发表在《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的《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科学基础与“十四五”展望》文章指出,日本血吸虫是中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记载已有2100多年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患者达1100万,仅在调查的长江下游江浙一带38个县中,就有近500万血吸虫病感染者。经过有效防治,中国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血吸虫病流行区均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杨坤介绍说:“作为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的江苏省,一直采用传染源和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依靠科技创新所取得的灭螺药、诊断快速筛查、信息化管理、农业和水利环境改造工程等新技术,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持续稳步下降,于2019年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现在已经连续14年没有本地感染病人出现。现在中国专家把这套经验带到非洲,将中国的经验、本地需求和国际规则有机结合,成功在非洲落地,防治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和桑给巴尔三方血吸虫病防治合作项目已被写入《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专家组评估援桑血吸虫病现场媒介控制工作(受访机构提供)
“感谢你们的共享!三年的时间里为我们消除血吸虫病起到了更好的示范。”时任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谢因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桑给巴尔提供了许多无私援助,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是桑中在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友好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等公共卫生援外项目不仅为当地有效控制了疫情,促进疾控体系的建设,还控制了传病媒介,改善了当地百姓健康饮水环境,产生了综合性社会效应。更重要的是,中非卫生合作实践经验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指南和国际规则制定,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控制和消除热带病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推动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技术官郭家钢说道。
疟疾防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
疟疾是非洲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约95%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造成约59.3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病例数的96%。在我国,疟疾已经被消除。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我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这不仅极大压缩了全球疟疾分布的“版图”,也提振了全球消除疟疾的信心。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经过大量实验,从中草药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成功挽救了全球数千万名疟疾患者的生命,加速了全球疟疾控制和消除的进程。时至今日,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成为世卫组织推荐的抗疟标准治疗方法。
在与疟疾的长期较量中,除了青蒿素的研制,我国还完善了疟疾媒介监测和疟原虫抗药性监测体系,制定了“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的工作策略,探索总结出“1-3-7”工作规范。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曹俊介绍,“1-3-7”工作模式被用来控制疟疾引起的继发传播风险,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种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并作为典型“中国经验”成为全球消除疟疾的典范,被正式写入世卫组织《消除疟疾监测与督导评估》并向全球推广应用。《Malaria-free Certification in China: Achievement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National Malaria Elimination Programme》文章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启动了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疟疾控制合作项目如中—英—坦疟疾防控试点项目,并在“1-3-7”工作规范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效降低当地疟疾疾病负担的“1,7-mRCTR”(malaria Reactive Community-based Treatment approach)策略。
我国积极与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开展疟疾跨境联防联控,广泛推进国际抗疟合作,采用技术培训班或现场示范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推广中国经验。2021年8月18日,非洲法语国家疟疾防治官员研修班在商务部援外培训定点单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开班。该研修班为期14天,来自布隆迪、塞内加尔、刚果(金)、加蓬、毛里求斯、马里等7个发展中国家的62名学员,接受了疟疾和其他传染病的课程培训,同时得到了与中国抗疟药生产企业线上交流的机会。
“一带一路”国家传染病防治官员研修班线上授课(受访机构提供)
世界卫生组织地方办事处的卫生官员,一位曾在这里参加过疟疾培训的非洲学员莱姆森表示:“感谢中国提供机会和平台。我在这里不仅听取了中国知名疟疾专家的理论授课,还接受了疟疾防治技术的实践培训,这对我在回国后开展疟疾防治工作帮助很大。”
自2002年被认定为商务部援外培训定点单位后,江苏省血防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的防治和科研人员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老挝、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蒙古国等80多个国家的2066名学员提供了以疟疾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培训。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以血吸虫病、艾滋病、新冠病毒等为内容的“一带一路”国家传染病防治培训项目以及深化中非友谊的文化交流课程。
曹俊表示,中国经历了从“外援”到“援外”的过程。近年来,中非卫生合作从派遣援外医务队、捐赠医疗设备或药品等临床层面逐步拓展至公共卫生层面,不仅关注非洲的卫生状况、疾病诊治,更着眼于疾病的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的构建和加强等方面。开展疟疾、血吸虫病等常见传染病的援外工作不仅让非洲同行学习了相关防治知识,也为他们在当地开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中非卫生合作未来可期
从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的“十大合作计划”将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纳入其中,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八大行动”提出同非洲共同实施健康卫生行动,再到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的“九项工程”中位列第一的卫生健康工程,中非卫生合作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一带一路”中非卫生合作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消除热带病是很多非洲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中非需从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加强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云屏表示,近三年,非洲国家体会到了加强本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提升传染病监测能力和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发展数字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促进医药本土化生产、完善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性,并希望与中国开展公共卫生领域更多层面合作。
如何深化中非卫生合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主任兼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许铭告诉记者,一方面可在中国开展卫生援外等人力资源培训,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力量。同时,让更多的公共卫生项目走出国门,在非洲多开展如疟疾、血吸虫病援外这种“小而美”且便于在其他区域实践推广的项目。此外,在推动中非公共卫生合作本地化方面,中方可继续加大对药品生产本土化能力建设的支持。比如,支持加快中国企业产品的预认证,推动非洲医药产品监管一体化进程,以非洲本地化生产助力本国产业化等。
从基础设施、物资和派遣医疗队援助转向以技术合作为主,助力非洲国家提高卫生体系自主发展能力。王云屏表示,未来中非卫生合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回归“联合自强,自主发展”这一南南合作的初衷,要在合作共赢原则和正确的义利观指导之下,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技术合作和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的交流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自主发展能力,实现人类共同的卫生安全和共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中非卫生合作机制、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许铭表示,在中非卫生合作双边对话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多边合作机制,重视与世界银行和国际非政府组织(NGO)等组织的交流合作。同时,加快基因测序、人工智能、实时诊断、生物传感器、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支持企业提供针对非洲需求的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国际合规的产品。
“10年过去了,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帮助我们提高了疾病防控水平,更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深入了解了中国医生和中国经验……”萨利赫·朱马说,“听闻中国在今年下半年将启动新一轮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十分盼望他们的到来,我们离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更近了。”(记者张恪忞赵延灵,实习记者黄炯芮张梦迪,设计师颜妮,校对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