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像一股清流,滋润着经营者的心灵,让他们回归内心的清澈与安宁,尊重本心、利他之心,勤勉踏实,造福社会。
8月30日传来消息,教导企业进行“阿米巴”(小微组织)经营的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走了,享年90岁,他把《活法》留给了世界。
稻盛和夫是京瓷的创始人,与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一起,被称为日本企业界的“经营四圣”。
他“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以及阿米巴经营模式,在中国企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倡导“人单合一”的小微组织经营模式,与阿米巴经营模式也有暗合之处。
在追求风口、投机主义盛行的商业社会中,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像一股清流,滋润着经营者的心灵,让他们回归内心的清澈与安宁,尊重本心、利他之心,勤勉踏实,造福社会。
企业经营界的教父
稻盛和夫(1932年1月21日-2022年8月24日),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鹿儿岛市,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他27岁(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1984年)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
稻盛和夫痛惜日本战后以选择聪明善辩型的人做领导为潮流,忽略了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导致政界、商界丑闻频发。他建议,领导者的选拔标准是德要高于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稻盛和夫指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之事的人。
1983年,京都的年轻企业家们向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愿望“给我们讲解应该如何开展经营”。以此为契机,由25名成员组成的学习会“盛友塾”启动了,1989年更名为“盛和塾”,活动向日本全国扩大。在这里,塾生们坚持不懈、如饥似渴地学习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即“企业家的使命就是提高自己的心性,为实现员工的幸福,提升公司业绩”。
一传十,十传百,盛和塾的名声越来越大,有的塾生“强烈希望推荐给自己的熟人”,由此盛和塾的圈子不断扩大。经过36年的发展,在2019年末日本盛和塾解散时,盛和塾的规模达到国内有56家分塾、海外也有48家分塾,塾生人数约达15000人。
年轻经营者在“盛和塾”,主要学习作为京瓷经营哲学核心的“阿米巴经营”(把企业分成若干个名为“阿米巴”的小集团,进行独立核算)和“稻盛哲学”(基于稻盛和夫的真实体验和经验、追求人性和社会贡献的思考方式)。
2010年,当稻盛和夫就任经营破产的日本航空的会长时,塾生们自主地结成“JAL支援团”。不仅盛和塾的5500名塾生都写鼓励卡,每位塾生还让100位朋友、员工、熟人也写鼓励卡,所以取名为55万人支援团。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设立后,中国塾生人数也爆发式增长。2010年,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举行。2012年刊发英文机关志《Seiwajyuku Journal》。
稻盛哲学的核心是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1975年首次访华,之后他曾数度前往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85年年初,为了中日友好事业,以时任国务委员张劲夫为团长的中国政府要员组成的访日团一行视察了京瓷公司。在恳谈会上,稻盛和夫就京瓷当时正在努力开发面向未来的新型能源——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介绍,并当场表示有意向中国赠送一套“京瓷生产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张劲夫对这一建议非常感兴趣,并在不久后促成了日中双方启动这一项目。
此外,京瓷还向“日中长江文明学术联合考察团”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中国开展了“中国少年友好交流访日团”等多项交流活动;于2001年创立了“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资助生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品学兼优、生活贫困的学生,为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12所大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稻盛和夫认为,中国在未来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急需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基于这一想法而开展“中国少年友好交流访日团”活动以及创办“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在培养人才方面为中国尽绵薄之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散财,行之有道。”稻盛和夫说:“这是利他之心的回报,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稻盛和夫亲身所经历的经济周期有很多回,但是凭借其胆识和远见,反而使企业不断在逆境中成长。
对于所谓萧条,稻盛和夫认为,商业经营者实在没有必要感到悲观,有萧条的时期,必然就有往上走的时候。在不景气的时候,最重要的大事就是要为未来做好准备,一定要有远见,不要慌张,要忍耐。不妨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认真思考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市场,针对可能的研发、细分市场进行准备。每次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稻盛和夫都会专注于研发,去探究各种新业务、新产品的可能性,KDDI便是他在不景气的时期所创立的新业务。
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人生方程式”,即“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也就是说,人生、事业的结果是由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这三个要素所决定的。所谓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资质;所谓热情,是指努力的意愿或热心等后天的努力;思考方式是指哲学、思想、伦理观等生活的姿态等人格因素。“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因为能力和热情只有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从负100分到正100分为止。”
与员工共享利益的“活法”
稻盛和夫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心智提高。他认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使得稻盛和夫得以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
他在著作《人为什么活着》中指出:“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觉得自己了不得,态度变得令人讨厌,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稻盛和夫曾经把经营成功概括为,“现场有神灵”和“答案永远在现场”。他真正意识到公司成败与全员的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公司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股东利润,也不是为了客户利益,而是为了公司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
他坚信,一个公司无论规模多么大,只要建立起员工心有所属的平台,就可以释放全体员工的潜力,公司就可以持续拥有竞争力。正是窥见到这个秘密,他在京瓷搞了1000多个“变形虫”(阿米巴)组织,最大限度地取消官僚层级,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贴近工作现场,释放他们的活力。
稻盛和夫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1997年6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告诉他已经患上了胃癌。他一点没有恐惧,只是淡淡地回应:“喔,是癌症吗?”他听完医生的宣告,没事儿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去对一批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做演讲,然后又跟一些学员喝了点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完成手术的两个月后,他宣布退居二线,只担任名誉会长,并正式皈依佛门。此后,稻盛和夫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和到世界各地演讲。这位商界中的哲学家的希望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京瓷哲学,将仁爱、利他和回报社会的经营哲学进行到底。稻盛和夫知道自己是个少数派。他说:“当人们问为何京瓷能够一直保持成功?我总是这样回答:是由于它有坚定的经营哲学,并将之与员工共享。”
在拜金主义肆虐的今天,到处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人们对正义传统的蜕化无动于衷,对良知和灵魂的沦丧日趋麻木。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慎言笃行,筑起了一座精神山脉,正可以给渴求的灵魂以甘露、阳光和力量。
稻盛和夫有20多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活法》。2022年8月24日上午8时25分,稻盛和夫在京都的家中因衰老而去世,享年90岁。而他的《活法》将在世上永存。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