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野晃一译/观察者网宁栎]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杀,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安倍晋三重新武装日本的计划能否继续推进,该计划焦点是修改日本和平宪法。
安倍晋三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他在日本国内是政界要人,在国外也有影响力。他主张日本深入参与全球事务,是美澳印日四国机制的推动者,还被认为是更广泛的“印太”概念的发起者。
安倍晋三期望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该计划的核心是他未能实现的修改和平宪法的意图,和平宪法禁止日本保持进攻性武装力量。安倍晋三的支持者发誓要实现修宪意图,理由是应对更强大的中国。
然而,日本现在不仅要告别安倍晋三,还要告别他民族主义的重整军备议程。日本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不应用于在修宪和增加军事开支上,而应用在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和平,以及支撑因安倍晋三搞涓滴政策而动摇的经济。
关键是,在美国专注于应对中国时,一个更谦逊更和平的日本能发挥重要作用,与北京接触,帮助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
安倍晋三是在为自民党的国会选举助选时被刺的。他留下的个人遗产非常复杂和有争议,远不是他去世后纪念活动所表示的那么简单和正面。
日本的批评者认为,安倍晋三是个傲慢的恶霸,压制异见。在他的任期内,日本的宪法、国会和媒体的制衡机制遭到破坏,在应对政治丑闻时,他向国会发表虚假声明达118次。
安倍晋三抹杀历史,让韩国和中国等遭受过侵略的国家感到愤怒。2013年12月,他参拜了东京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战争死者,也包括二战时期的战犯。他还支持掩盖日本二战暴行的学校教科书,包括否认日本强迫亚洲各地数千名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
安倍晋三曾率众对日本天皇高喊万岁,引起巨大争议。(来源:美联社)
但是,安倍晋三的政治生涯中,几乎没有什么比得上他想取消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意图,这对日本的国家特征和在该地区的定位有巨大影响。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将日本军队的作用限制在自卫。安倍晋三让很多日本人感到不安,他们认为日本没有理由背离对和平的承诺。自1945年以来,日本一直没有直接卷入战争,得以全力发展成经济大国。
尽管安倍晋三在2006年到2007年,以及2012年到2020年担任首相,但他未能改变第九条。相反,他对第九条进行重新解释,允许日本在特定条件下在军事上帮助盟友,但这被批评为违宪。
现在,自民党失去了修宪最有力的旗手,日本要修宪的可能性降低了。在历史上,日本在军部操纵下投入战争,在亚洲各国带来巨大痛苦,结果日本彻底失败,还成了唯一被核打击的国家。因此,日本对和平的承诺不容动摇。
日本放送协会在6月底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只有5%的受访者认为修宪是选举的优先议题,而43%的人认为经济是优先议题。根据5月的民意调查,公众对修改第九条存在分歧,50%的人赞成,48%的人反对,70%的人说推动修宪的因素没有增加。
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及其盟友在日本国会参议院获得了三分之二多数,这是发起修宪全民公投必须的门槛。但早在安倍晋三被刺前,人们就普遍预计到了这一点。执政联盟的胜利部分源于反对派内部的分歧,而不是支持安倍晋三的热情。尽管安倍晋三在执政期间掌握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但由于政治风险,他从未认真推动过修宪公投。
现在,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首相岸田文雄。但是日本人不知道岸田文雄的立场,这反映出安倍晋三的存在有多么令人窒息,因为他禁止自民党内领导人公开表示异议。岸田文雄代表反对修宪的自民党温和派。国会选举结束后,岸田文雄承诺增加国防开支,并承诺重新关注第九条。但他没有明说,这只是对被刺的安倍晋三留点面子。
但毫无疑问,岸田文雄的底气更足了。安倍晋三没有在右翼阵营中留下明确的继任者,他的派系现在陷入混乱,这让岸田文雄有机会对政策施加更大的控制。
岸田文雄要关注的政策很多。其中包括安倍晋三第二次组阁期间推出的经济政策。当时安倍晋三希望通过财政和货币刺激、增加政府支出和放松监管,来推动日本走出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之后日本企业利润上升,但公共债务不断积累,而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搁置了,工资水平停滞不前。新冠疫情爆发后,日元大跌,通胀上升,同时日本的新冠感染数字也攀升。
岸田文雄呼吁优先提高工资,缩小贫富差距。这需要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将不可避免地与安倍晋三推动日本未来五年军事开支翻倍的目标相冲突。由于公众相比安全问题更关注经济问题,岸田文雄不能在修宪上浪费宝贵的政治资本。
在对华政策上,岸田文雄在担任安倍晋三内阁外相时,几乎没有表达过自己的外交想法。但是,岸田文雄的派系传统上一直与中国打交道,他现在可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推行与北京对话的政策。
安倍晋三不幸被刺给他的继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走出阴影,打开自己政策的新篇章。
取消和平宪法第九条并推动日本重新军事化只会进一步加剧中日紧张关系,并有可能引发军备竞赛,给日本和该地区带来潜在的破坏性后果。相反,重申对和平的承诺能使日本国内资源集中在经济上,并为通过外交改善与邻国的和平关系打开大门。
(本文发表于2022年7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