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袭事件响警钟,日本担忧“独狼恐怖分子”

日期:07-15
日本安倍恐怖分子安倍晋三警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方晴]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中枪不治身亡一事,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将此归咎于警方安保工作存在不足。据美联社14日报道,岸田表示,日本国家公安委员会和警察厅官员正在调查问题所在,并将提出(整改)措施。

没有组织背景的袭击被称为“独狼式”袭击,近年来常常发生在以不特定多数公民为对象的无差别恐袭事件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街头演讲期间遭遇枪击,在日本敲响警钟,凸显出事先察觉并防范不属于任何组织的‘独狼式’袭击之难”。

“并不是对安倍的政治理念有仇恨。”袭击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彻也在被捕后的调查中供述道。报道称,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政治家的袭击与特定组织或特定的思想背景有关,也就是为达某些政治目的而进行恐怖袭击。然而,山上彻也不属于任何组织。

2022年7月13日,调查人员在安倍晋三遇刺现场工作。图自日媒

2022年7月13日,调查人员在安倍晋三遇刺现场工作。图自日媒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称,日本作为一个暴力程度较低的国家而享有盛誉,此次安倍遇袭令各方感到震惊。但事实上,在此之前,还有其他孤狼罪犯在日本大肆杀戮。不同之处在于,之前的攻击者针对的是随机人群,而不是日本最著名的政治家。

2008年6月8日,26岁的加藤智大开着一辆卡车碾过人群,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随后他又刺伤至少12人,杀死4人。2009年7月18日,41岁的青叶真司在京都动画的工作室大楼里浇汽油纵火,造成36人死亡、24人受伤,袭击者本人也因此毙命。《外交学者》表示,以上犯罪分子和其他独狼攻击者有一些共同点——通常是20-40岁之间的年轻男性,往往失业或对前景感到迷惘,对社会充满愤怒和怨恨。韩国《中央日报》称,他们往往是反社会者、“灵魂异化”,出于某种原因诉诸暴力。这些人孤立无援,很少与朋友或家人联系。而大都市的生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它令人际关系暂停——没有一个邻居可以和他说几句话;人际关系被冻结在一种冷酷无情的“礼仪”中。这为拥挤城市中与世隔绝者的犯罪动机提供了完美环境。

《中央日报》表示,孤狼罪犯随处可见,但日本类似杀人的模式,似乎与其“自救”文化有关——日本人觉得必须自己解决问题,因为咨询别人或寻求帮助是可耻的,“会给别人添麻烦”。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方式,他们的愤怒有时便转化成对他人的杀意。报道还称,安倍遇刺令“安全日本”的神话被打破,日本民众担心,名人的安全问题和危险物品交易或导致枪支问题。但真正的麻烦似乎更具挑战性,比如何以改变养育和忽视“贫穷孤狼”的结构?《中央日报》还发出警告,这并非日本独有的问题。

随着进行无差别袭击或单独恐袭的犯罪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多,世界各国正在持续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上的“犯罪预告”或武器材料采购等线索,应对这类案件。《日本经济新闻》13日刊文称,此前一直密切关注特定组织动向的日本警察,经此一事不得不调整传统的调查方式。

熟悉反恐政策的日本公共政策调查会研究所所长板桥功认为,“日本警察在对拥有特定思想组织的调查和信息收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他同时指出,“对于嫌疑人单独作案一事,日本警察可搜集的线索有限,也很难预测嫌疑人的具体行动。由此凸显出保护重要人物的新难题。”

日本时事通讯社日前在一篇报道中称,应对“独狼式”恐袭并不容易。该社援引一名日本私人安保公司相关人士的分析称,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遭遇来自“独狼式”袭击,无法事前获取有关袭击征兆的信息,安保工作因此变得有难度。日本《产经新闻》11日援引日本警方相关人士的话称,日本几乎没有宗教或种族激烈对立的相关问题,所以更难以提前把握“独狼式”行动。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应对“独狼式”袭击的关键,就是尽早掌握嫌犯自制武器的征兆以及预先在网络上放出的“犯罪预告”等相关信息。警方应切实做出不懈努力,比如呼吁销售爆炸物原料等化学物品的经营方提供可疑购买者信息,以及监视社交网站上是否存在危险帖子等。

不止是日本,如何捕捉犯罪预兆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课题。据板桥功介绍,在欧美等国家,为了寻找对制造武器感兴趣的人,情报机构有时会在网上伪装成危险物品的提供方等,实施“钓鱼式执法”,但日本警察没有权限进行此类调查。不过,也有声音指出,这种做法的实效性难以确认。

责任编辑:祝加贝

俄版麦当劳“满月”,“巨无霸”不见了,“大特别汉堡”来了! 港媒:俄罗斯顶住西方叙事压力,获得发展中国家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