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欧洲头条丨德国大选倒计时:“默克尔时代”将谢幕
知名智库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日前向欧盟12个国家的民众发起了一项调查。根据9月中旬公布的结果,在回答“如果能选举一位欧洲总统,你会投票给谁?”时,12个国家的调查均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战胜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欧洲总统”——不仅平时在经济和金融政策上立场截然相反的南北欧国家实现了难得的意见统一,哪怕是在法国本国,默克尔的支持率(32%)也大幅领先于马克龙(20%)。
△默克尔在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民调中当选“欧洲总统”
对此,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认为,在默克尔执政期间,德国政府始终致力于“保持欧盟团结”。而作为欧洲的中心力量,德国更多地追求解决各国利益冲突和分歧,而不是寻求自身的霸权。默克尔的政治举措极具包容性,尤其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英国脱欧之后,严谨、倡导和解的德国更加能获得欧洲民众的信赖和支持。
然而,一个事实是:在德国本周末大选后,执政16年的默克尔将走下政坛。
即将告别政坛的“铁娘子”
第20届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将于9月26日开始。6040万拥有选举权的德国公民将通过手中的选票决定未来四年德国的走向。
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埃伯哈德·桑德施耐德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指出,本届大选对于德国民众来说具有多重特殊的意义:这是两德统一以来第一次现任总理不参加竞选连任的大选;这是议院两大党——联盟党和社民党在民意调查中支持率最接近的一次大选;这是参选党派最多的一次大选;同时也可能是产生联邦议院席位最多的一次大选……不过,桑德施耐德坦言,最受德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无疑是执政16年的默克尔即将卸任。
“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政坛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格局万众瞩目。在他看来,关键要看9月大选过后,各政党之间如何在组阁谈判中就财政、环境、经济等多个重要议题进行博弈。
△桑德施耐德接受总台记者专访
今年67岁的默克尔从2005年11月开始出任德国总理,是德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理,也是首位出身于前东德地区的总理。在她连任四届、长达16年的执政期间,德国确立了在欧盟中的“龙头”地位。
德国哈勒大学政治学者瓦维克认为,欧盟其他国家对德国的领导角色基本认可的事实要归功于默克尔的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默克尔也因此被贴上了“德国铁娘子”的标签。
危机应对让德国和欧洲认识了“铁娘子”
“铁娘子”的标签更多来源于默克尔在危机应对时的果断与智慧,这样的特质在欧洲男性领导人身上也并不多见。从抵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到带领德国人民迎战疫情,默克尔在一次又一次危机中把稳了德国甚至是欧洲的“桨舵”。德国图青政治教育学院院长乌苏拉·蒙克分析指出,虽然默克尔每次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但几乎最后都能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或许是“铁娘子”四个任期一路走来“铁”的根源。
德国电视一台网站的新闻专栏,近日发表的题为《16年总理:权力者默克尔》一文对默克尔执政生涯进行系统回顾后指出:默克尔不是一个崇尚新事物的“革命者”,她摒弃空想和夸夸其谈,在危机到来和社会动荡时力求维护稳定。她一方面保持着对社会情绪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又保持着政治的灵活性,始终追求快速转换,不断地审视“政治上是否可行”与“可以与谁共同执行”。
“着迷中国”的默克尔
在“与谁同行”这个问题上,默克尔以自身的行动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担任德国总理的16年间,默克尔总共12次访问中国。用前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的话来说,“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交往中,中德两国领导人的互访是最密切的、交流也是最多的。”即使在疫情期间,习近平主席与默克尔也进行了6次双边通话、10次线上沟通。
△2019年9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除了政治交往,中德两国在经贸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国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
△ 2010年-2020年中欧进出口贸易额
此外,对于历时7年、在去年年底达成的中欧贸易投资协定,中德两国主流媒体共同报道指出,“默克尔正是支持该协议的最积极的那个人。”她曾多次强调:“中欧投资协定将给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更多的互惠待遇”,并且始终相信中国的繁荣发展符合德国和欧盟的利益,“无论是气候变化、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还是其他国际问题,缺少中国或与中国对抗,我们都将无法解决。”
因而,本次德国大选,德中、欧中关系未来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被问及德国未来的对华政策是否会调整路线,桑德施耐德在专访时表示,“竞争与合作并不冲突。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德国公司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在当地取得了非常抢眼的销售成绩。”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跟德国公司交往的切身经历中发现,很多公司很早就开始与他们的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创新科技。这正是全球化该有的样子——在承认双方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企业间以科学、经济进步为目的开展合作。
“后默克尔时代”的政治变局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近日撰文指出,默克尔的继任者面临与默克尔时代完全不同的任务。文章称,默克尔在任的16年代表了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德国,但现在的欧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疫情、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竞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全球化的“彻底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改变——与过去16年不同,现在需要的恰恰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德国”。
△法兰克福评论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富有远见的德国”
德国大选目前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民调机构INSA舆情研究所和舆观调查公司发布的最新结果显示,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获得22%的支持率,虽然比一周前增加了1.5%,但依旧落后于社民党25%的支持率,且远低于2017年上一次大选时32.9%的支持率;被称作是“默克尔政治遗产继承人”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27%的个人支持率也远远比不上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42%的支持率——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德国民众16年来对默克尔个人的支持率长期保持在60%-70%。这样的对比似乎也印证了专家们的观点:“后默克尔时代”——人心思变。
△ 9月20日德国大选最新民调结果
两个月前,当被问及引退后的生活规划时,此前一直对此避而不谈的默克尔终于明确给出了答案:“首先是休息,然后我会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也许我会读一会儿书,再闭上眼睛,如果累了就睡上一会儿,然后再看看我会在哪儿。”
这是默克尔第一次表露出“老态”。“默克尔时代”将要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