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大秀华语老歌,曲外自有深意 京酿馆

日期:09-10

原标题:李显龙大秀华语老歌,曲外自有深意|京酿馆

李显龙大秀华语老歌,曲外自有深意  京酿馆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新加坡要充分用好“华语圈”和“英语圈”独特的“两只手”优势。

‍‍‍

‍▲在新加坡国庆演说时,总理李显龙唱起了华语歌曲《春天里》(1937年中国电影《十字街头》插曲),以激励国人。视频/新加坡眼‍

‍8月29日是新加坡国庆节,在这一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照例要依次用马来亚、华语和英语发表公开演讲。

在使用华语发表演说时,李显龙唱起了一首老一辈新加坡华人耳熟能详的华语歌曲《春天里》——当然,这并非汪峰那首同名作,而是1937年中国大陆史诗级电影《十字街头》中,那首由女诗人关露作词的经典之作“春天里来百花香”。

作为中国以外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华语世界的老歌似乎格外青睐。

从今年新加坡国庆节上的《春天里》,到此前的《往事只能回味》《我是一只小小鸟》《月亮惹的祸》《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明天会更好》等华语流行歌曲,李显龙“登台秀歌”,意图借此激励国人、树立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凝聚新加坡人的社会共识。

▲2019年8月20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演说中强调,美国必须容纳一个更有影响力的、日益强大的中国。这也显示了李显龙理性务实的领导作风。视频/央视新闻

唱响《春天里》

80年前华语老歌不乏新知音

李显龙演唱《春天里》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当天稍晚,总理夫人何晶也在自己的网络社交账号上,用中文原词—汉语拼音—英文翻译“三行并列”的形式,将这首早在1937年即已面世、风靡华人圈近80年的华语老歌,又演绎了一遍。

李显龙之所以要引用这首老歌,是为了借用歌中“不用悲、不用伤,前途自有风和浪……向前进,莫彷徨,黑暗尽处有曙光”的词句和意境,激励新加坡人抗击新冠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树立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凝聚社会共识。在演讲中,他言简意赅地激励听众:“我们已经看见了曙光”。

尽管《春天里》是一首抗战前即已风靡一时的老歌,其“年龄”比年轻的新加坡共和国还要大得多,但因为曾在众多新加坡旧影视剧中“闪回”,又曾被台湾歌手费玉清重新演绎过,因此在当前的新加坡华人社会也不乏知音。

而李显龙此次借歌比喻,立即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共鸣。至少,他借一首老歌激励民众士气的初衷是达到了。

而新加坡从曾极力淡化华族、华语、华人文化特质,到如今不再遮遮掩掩于自己的华裔属性,则折射出一种现实需要: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新加坡要充分用好“华语圈”和“英语圈”独特的“两只手”优势。

▲2020年11月17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明确表示没多少国家愿加入排他联盟,特别是没中国的联盟。视频/海客新闻

“悠久歌星史”

改变李显龙不苟言笑公众形象

作为开国总理李光耀长子和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李显龙年轻时出身行伍,给人的印象是精明干练,不苟言笑,很少有人会将他与“歌星”或华语流行歌曲联系起来。

2014年新加坡国庆节群众大会,是李显龙总理首次“登台秀歌”。当天他演唱的,是自己新加坡公教中学(CHS)校友、著名创作型歌手梁文福1987年创作的经典歌曲《细水长流》。这首歌曾“霸榜”10年之久,是几代新加坡华人耳熟能详的歌曲。

李显龙吟唱这首歌,是为了借助其大众所熟悉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激励公众像歌中所唱“年少时候,谁没有梦”,树立并努力追求远大理想的实现,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新加坡。

时隔4年,2019年,创办于1935年的天主教男校——CHS发布了一段校庆MV,其高潮部分,是20多位著名校友合唱该校校歌。其中,前政务部长曾士生、原任公教中学校长张世典、退休上诉庭法官赵锡燊、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校长张道昌、著名音乐人梁文福等人也在其列,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1969届毕业生身份参加合唱的现任总理李显龙。

尽管CHS是一所由法国籍传教士劳爱华神父创办的天主教中学,却素以儒学传统和“中西并筹”著称,培养出一代代既具备深厚华文和华文化功底、又能娴熟掌握英语并融入“英文世界”的英才。这首几乎和《春天里》同时代诞生的校歌全文96字,全部由古老的文言四言“箴铭体”写成,寄托着老一辈新加坡华人精英的殷切期望和执着追求:

公教中学,屹立星洲;黉宇高耸,环境清幽。宣传文化,中西并筹;阐扬学术,文质兼收。振兴教育,惠及同俦;发挥道德,砥柱中流。莘莘学子,勤勉研求;弦歌讽诵,涵泳优游。白云渺渺,绿水悠悠;敦品励学,无间无休。蕉雨淅淅,椰风飕飕;振我邦国,万祀千秋。

其实,李显龙的“歌星史”至少可以再往前追溯一年:2013年8月18日举行的新加坡国庆节群众大会上,李显龙在华文演讲时段先后引用了7首华语流行歌曲作喻——尽管他本人并未直接展露歌喉。

在谈及敏感的新加坡人——“客工”,也即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劳工矛盾问题时,他连续引用了《往事只能回味》(“过去好好的现在怎么变了样”)、《我是一只小小鸟》(“客工”所要求并不高,真是可怜)、《月亮惹的祸》(含蓄批评新加坡人将自己的问题迁怒于“客工”)。

而在阐述政府的意图和作为时,李显龙则连续举出《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我在你左右》和《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三首歌,一方面安抚惊魂未定的“客工”,一方面劝慰余怒未消的新加坡本地人。

最后,李显龙用1984年诞生的著名励志歌曲《明天会更好》,给自己这段演说留下了一条“光明的尾巴”。而这种登台秀歌、借歌作喻的表达方式,在让人更乐于接受的同时,也体现了李显龙不苟言笑的另一面,塑造了一种更为亲和的公众形象。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中美必须找到共存的方式,否则整个世界都将陷入艰难境地。视频/深圳卫视

“华语老歌秀”

新加坡要重拾“两只手”优势

8年光景,李显龙总理的“华语老歌秀”,从单纯借用歌名到直接“开唱”,所演绎的歌也越来越老。

新加坡是中国以外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当初脱离马来西亚独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社会和以马来人为主的“大马”社会存在巨大反差。独立建国后,新加坡仍保留了不少华语文化元素,甚至“红白星月”的国旗,也并未讳言仿效了新中国的旗帜。

但出于“建立国家意识”的现实需要,本身是华裔的开国总理、李显龙之父李光耀,一方面在国际间强调“儒家传统”,另一方面却在新加坡社会极力淡化华族、华语、华人文化特质。其关闭历史悠久的“南洋华人文化之根”南洋大学、压抑华校和华语地位等举措,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公众场合,他也尽量凸显自己“新加坡精英”身份,尽量减少华语的使用频率。

之所以如此,系出于李光耀的一番煞费苦心:在他看来,新加坡幅员狭小,却位于“印太”十字路口,“靠海吃海”是唯一出路,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拥抱英语世界”是其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世界已进入崭新的格局,期待通过贸易、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获得崭新机遇的新加坡,位于“华语圈”和“英语圈”交界,如果放弃自己独特的“两只手”优势,仅靠一只手“包打天下”,无异于暴殄天物。

正因如此,李显龙才在美国连续两届政府“选边站”重压下多次公开“立异”,而通过一首首华语老歌唤醒和凝聚新加坡华人社区共识,不再遮遮掩掩于自己华裔新加坡人的属性,则是这种现实需要的又一层折射。

责任编辑:薄晓舟

越南安排50万兵力待命,准备应对热带风暴“康森” 反中乱港组织“支联会”成员邹幸彤提堂,申请保释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