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及中国27次,英国这份“扭捏”的外交报告想说什么?|新京报专栏
中国是英国走向全球化无法绕开的国家。
文|孙兴杰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16日,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式将一份有关未来几年英国国防、发展和外交政策的报告提交给议会下院。这份报告的名字叫《竞争时代的全球不列颠:安全、防卫、发展与外交政策的综合评估》。
据英政府描述,这份报告阐述了“未来10年英国的外交愿景”和“未来5年英国的(外交)行动”。有媒体称这份报告是冷战结束30年后“对英国外交和防务政策最大最全的一次评估”。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114页的报告里,中国被提到了27次。
这份报告体现了英国“再全球化”的基本构想
脱欧对英国的战略和外交来说,无疑是重大的转折点,比冷战有过之无不及。
约翰逊政府此次发布的评估报告,可以说是英国“再全球化”的基本构想。
漫长的脱欧谈判消耗了英国人的资源和耐心,尘埃落定之后,英国需要重新与世界打交道。
“全球不列颠”是英国脱欧之后的无奈选择,也是英国壮胆的口号。
脱欧之后,约翰逊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英国的自身定位。
“全球不列颠”颇有大英帝国余晖的意味,同时也透露出英国的“野心”,那就是自我定位为全球性大国。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有英国的核力量,这些都是英国作为全球性国家的资本。
正是这一自我定位,让英国也极为关注全球性议题,比如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等。
在约翰逊政府的评估报告中,有昔日大英帝国的回忆,也有对于未来的焦虑,尤其是面对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英国颇为踌躇。
如今,没有欧洲大陆作为支撑的英国,将如何再全球化,如何与中国打交道,都已成为约翰逊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英国首相约翰逊,图/新京报网。
中国是英国走向全球化无法绕开的国家
英国为何如此看重与中国的关系?核心原因当然在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位移。
18世纪末,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到了亚洲,彼时的中英之间上演了一场关于“叩拜”的礼仪争论。
如今,中国已然不是200多年前的中国,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重心也呈现东移到中国、印度与日本等国的趋势。
这意味着全球外交的舞台将搭建在亚太地区,这是近代五百年来,全球格局的又一次巨变。
“印太”本来是个拼凑起来的概念,带有强烈的地缘政治色彩,而且设置了共同的竞争者,那就是中国。
经过最近几年的运作,“印太”一词已然成为西方普遍接受的战略概念。
英国的这份评估报告也可以说是“转向印太”的战略报告。
从欧盟“脱钩”之后,英国将再次融入全球化的方向定在了亚太地区,而中国是英国走向全球化无法绕开的国家之一。
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重心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转变过程中,英国成为全球性霸权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苏夹缝之间,英国被“捏合”到了欧洲之中,窄窄的英吉利海峡被忽略不计。
如今,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转移过程中,英吉利海峡忽然变得宽阔了,脱欧之后的英国外交重心也将转移到亚太地区。中国也就成为英国走向全球化无法绕开的关键国家。
因此如何认识中国,显然是英国的印太战略的关键。但是在这份报告中,英国的战略描述也语焉不详,带有比较强的模糊性和投机性。
比如,报告既认为中国是英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安全威胁,但又表示要与中国建立积极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既认为中国的发展对英国的价值观、利益产生了深刻影响,又要避免陷入冷战。
于英国而言,既要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又要满足大英帝国昔日傲慢的颜面;既要忽悠盟国一起对华强硬,又不愿充当“出头鸟”——实在是太过扭捏。
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变局,于英国而言也是如此,约翰逊给英国的“蓝图”,让我们看到了二战后丘吉尔政策的影子,“三环外交”还能重现吗?显然没那么容易。
英国想构建英美特殊关系,但是美国的心思同样也不在欧洲,而在印太。
英国想重出江湖,但是江湖已经没有英国的位子。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